首页 旅游资讯 线路攻略 景点大全 国内游 境外游 美食特产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铁壶究竟是何时从中国传入日本的?

2024-07-19 来源:锐游网

和很多其他日本传统技艺一样,铁壶最初也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大家都知道发生在唐朝时期的鉴真东渡的故事,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随着佛教文化一同漂洋过海随后被发扬光大的,还有绿茶树种与制茶方法、茶道,以及铁壶的原型釜的制作工艺。现在我们就逐本溯源,找一下铁壶的由来和演变。铁壶在最初,就是锅。中国古时候的锅造型种类繁多,包括鼎、鬲、甑、釜、甗、鬶等。

鼎是早期的主要的炊具之一,主要是用来煮肉和调和五味。

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鬲的外形似鼎,但是三足内空,目的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

鬶的功用与鬲相同,但是它有尖嘴和把手,无需借助于勺就可以直接将煮好的食物倒到餐具里且不会溅洒。

釜实际就是圜底的锅。釜单独使用时,需悬挂起来在底下烧火,大多数情况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釜底抽薪”一词,已表明了它作为炊具的用途。

铁釜

铁釜传到日本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日本人没有对铁釜进行改造,只是遵循他们在中国学到的制造方法,使用方式延续着。常见铁釜的形态见下图:

盖子叫法

①掬盖②一文字盖③盛盖④恵明盖⑤挂子盖⑥茫盖

铁釜是没有壶嘴和壶把的,煮沸的水需要用小竹勺舀出来,用起来很不方便,直到大约四百年前,日本盛冈南部藩主,因为对茶道的热衷,在他的南部辖区内,聘任了许多制釜师,开始尝试自己制作茶具。后来就有聪明人把铁釜的一面造出了一个向外倒水的壶嘴,俗称为:流。又在釜的上面安了一个能将釜提起来的提梁。这样再用铁器煮水倒水清理釜底就大大便利了。这样的铁器就叫叫做手取釜,据史料记载手取釜最早出现在延庆2年(1309年)的室町时代,手取釜的用途多为药用。手取釜是室町幕府时代的作品,与现在的铁瓶不同的是底部有三足为支撑点。

在1750年代,现代的铁瓶由三代小泉仁左卫门设计制作成型,三代小泉也就成为了现代铁瓶的缔造者。在日本江户末期(1860年代),六代小泉制作了惠比寿大黑大入叶文铁瓶,这个作品是针对商家贩卖而特别设计的作品。各商家也对此作品有着极高的评价,并且把六代小泉所制作的作品称之为南部铁瓶。从此铁瓶在普通大众间也不断的普及,南部铁瓶也名声大噪。

大正9年(1920年)铁瓶生产也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因此,各大铁瓶制作釜师相聚一堂开展了铁瓶制作讨论会,并且邀请多位茶道名家作为审查员鉴赏作品。但是由于釜师制作的作品设计非常独特不适合日本茶道精神,所以茶道名家建议釜师在钻研制作技巧的同时也应该学习日本茶道文化。在这些釜师中最为突出的就是13代铃木盛久(1896~1976),13代盛久接受了茶道名家的建议,不单学习了茶道,并且自己也建了一所小茶室对茶道文化进行了刻苦的钻研。最终,13代盛久把茶道文化融入了作品之中,他的作品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并且被授予了无形文化财保持者(人间国宝)的称号。盛久最经典的代表作日之丸也是融合了茶道文化后孕育而成的作品。

明治时期以后,南部铁器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