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再社会化的重要中介,学校必然形塑乃至颠覆的图式。与此同时,“家庭”也会成为再社会化的一個变量,其教育方式更会对学校教育输出产生无可避免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影响基于师生互动的道德观,二是影响社会交际中的利已倾向,三是影响学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和选择。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再社会化

1家庭教育影响学生基于师生互动的道德观

道德感的塑造植基于家长的潜移默化。实际上,家庭教育中的长幼、尊卑秩序同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垂直关系具有可类比性。也就是说,学生会在不同程度上将在家庭环境中对父母的情绪反应及外显的行为模式投射到学校老师身上。简单说来,如果在家便“没大没小”,也很有可能在学校中无法做到“尊师重教”。家庭教育环节所塑造的基于纵向伦理格局的道德感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中垂直关系的“营养剂”,更是社会教育延展过程中受教育者处理类似关系的“原点”和“参照系”。

如方才所言,父母子女的关系互动样态具有迁移至师生互动中的能力。这意味着,父母所依赖的权威类型十分重要。若是传统型权威,则受教育者多倾于“惧怕老师”;若是卡里斯玛型权威,则受教育者多倾于“崇拜老师”;若是法理型权威,则受教育者对老师多倾于“心服口服”。我们应当在不同场合适时启动相应的权威机制,从而最为科学、高校地达成既定的教育目标,也使得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的衔接相得益彰:如关涉黄、赌、毒等道德底线之事,便应以传统型权威为主导,结合法理型说教,使得受教育者既有敬畏之心、也明白其中的道理,继而自为地避免、原理越轨行为。

2家庭教育影响学生在社会交际中的利己倾向

是否具有团队意识、是否懂得分享、是否为他人考虑、是否能够融人周遭环境,以及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具备上述品质、达成上述行为,同家庭教育阶段的人格、性格、行为塑造密不可分。

溺爱式教育匹配高利己倾向的人格类型,受教育者在学校教育场景中倾向于团伙式的向心型交往模式,也即“众星捧月”的关系结构。他们往往不会或者较少地考虑他人的心理感受、物质利益和情感接纳度,却又希望他人为己身考虑上述、甚至服从于己,也即“己所不欲,施于人”。

冷漠放纵式教育匹配高孤独感的人格类型家庭教育学校,受教育者往往并不合群。他们在学校教育场景中总会出离于主流话语之外,无法融人或者拒斥融人周遭环境、小社群等。这种隔阂型行为表现实际是自我防御机制高度敏感的外化,持有者可能具有高利己倾向,也有可能将己身“缺失的爱”反向补偿至他者,从而生成高程度的利他行为模式。

应当建构、采纳爱与规训相结合的理性、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其目标在于,培养受教育者恰当的自我保护与防御意识、能力,并将其利己属性同利他倾向衡平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由此,受教育者才能真正融入学校教育阶段内的社群生活。

3家庭教育影响学生的学业与职业生涯的规划和选择

家庭教育对受教育者职业、学业生涯的影响主要藉由以下三种模式完成,一是离心式,二是向心式,三是引导式。所谓“离心式”,通俗地讲,便是“父母做什么,我就不要做什么”。其机理在于,父母高度频繁的重复作业促动工作领域侵入家庭环境,引发受教育者反感,而产生职业选择上的离心力。

所谓“向心式”,通俗地讲,便是“父母干什么,我就要干什么”。此种模式的成因大致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父母职业的适度神秘感,二是父母职业活动和职业内容的神圣感与感召力,三是父母职业同家庭文化氛围结成衣袂并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引导式”多显现于父母对受教育者重大行为决策的干预之中家庭教育学校,如高中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填报、是否攻读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选择何种职业、选择在何处工作等等。

4结语

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即便进入了再社会化的阶段,人格、气质类型、认知图式、行为取向等业已受家庭教育形塑的心理因素也难以完全脱离其影响范围,由此,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在两阶社会化的过渡地带发生张力、拉扯与互构。我们通常认为,再社会化阶段的主导力量——学校教育——很可能就家庭教育输出产生颠覆性结果,那便是重塑、重构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但是家庭教育学校,这种作用力绝非单向线性的,而是相互制衡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影响基于师生互动的道德观、影响社会交际中的利己主义倾向和利他行为动机、影响学业生涯与职业生涯的规划和选择。基于此,我们应当在厘清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的双动因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二者恰切的平衡点,从而实现再社会化场景下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相配合的“帕累托最优”。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