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资讯 线路攻略 景点大全 国内游 境外游 美食特产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与答案

2020-01-05 来源:锐游网


第一大题 :单项选择题

1、关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用,下列情形中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是( )。

A.因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不能可靠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而改变会计政策 B.会计准则要求变更会计政策 C.为减少当期费用而改变会计政策 D.因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将对子公司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

2、甲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

A.年末根据当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本期所得税费用 B.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由成本模式计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C.因固定资产改良将其折旧年限由8年延长为12年 D.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

3、企业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

A.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方法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 B.坏账损失的处理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C.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 D.因执行新准则将全部短期投资改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4、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时,不需要考虑利润或股利的分配 B.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则对于比较财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 C.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则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调整各该期间净损益各项目和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 D.累积影响数的

计算不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

5、企业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一般需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的有( )。

A.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发生变化而改变摊销年限 B.由于新准则的发布,长期债权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其折价摊销由直线法改为实际利率法 C.固定资产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发生变化而改变折旧方法 D.两年前购置了一项具有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本年年初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6、某企业于2008年12月11日购入不需安装的设备一台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入账价值为1 500万元,设备的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平均年限法),折旧年限为5年(与税法规定一致),预计净残值为零(与税法规定一致)。该企业从2010年1月开始执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同时对该项固定资产改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为( )万元。

A.-50 B.50 C.200 D.150

7、下列各项,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并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的是( )。

A.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摊销年限 B.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改变 C.固定资产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发生变化而改变折旧方法 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改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8、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出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当( )。

A.调整或反映变更当期及未来各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B.只需要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其累积影响 C.重新编制以前年度会计报表 D.调整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上期金额

9、2010年2月1日,某上市公司发现所使用的甲设备技术革新和淘汰速度加快,决定从该月起将设备预计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0年改为6年,当时公司2009年年报尚未报出,该经济事项应属于( )。

A.会计政策变更 B.会计估计变更 C.会计差错更正 D.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

10、甲企业拥有的一台自2008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设备,其原值为27 5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从2010年起,该企业将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由5年改为4年,设备的预计净残值由500元改为200元。该设备2010年的折旧额为( )元。

A.3 100 B.5 550 C.3 250 D.4 000

11、某企业一台设备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其原值为111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 0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从2011年起,该企业将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由5年改为4年,设备的预计净残值由1 000元改为600元。该设备2011年的折旧额为( )元。

A.19 500 B.19 680 C.27 500 D.27 600

12、A公司2009年实现净利润300万元。该公司2009年发生或发现的下列交易或

事项中,会影响其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是( )。

A.发现2008年少计管理费用100万元 B.为2008年售出的产品提供售后服务发生支出30万元 C.发现2008年多提折旧费用20元 D.因客户资信及财务状况明显改善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5%改为3%

1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差错的是( )。

A.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相关的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B.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相关的借款费用计入该固定资产成本 C.在同一年度开始和完成的劳务在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 D.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年度的劳务,且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14、2010年12月31日,该公司发现了2009年度的一项重大差错。该公司正确的做法是( )。

A.调整2010年度会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 B.调整2010年度会计报表的年末数和本年数 C.调整2009年度会计报表的年末数和本年数 D.调整2009年度会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

15、按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本年度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要差错(非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应做的会计处理为( )。

A.不作处理 B.直接调整本年度相关科目 C.更正以前年度的报表 D.调整本年度会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等

16、对下列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应作为本期事项处理 B.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必须采用未来适用法 C.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D.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企业不需要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的相关项目

17、甲公司于2009年1月15日取得一项无形资产,2010年6月7日甲公司发现2009年对该项无形资产仅摊销了11个月。甲公司2009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已于2010年4月12日批准报出。假定该事项涉及的金额较大,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正确的做法是( )。

A.按照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调整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2009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上年数 B.按照重要会计差错处理,调整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2010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本期数 C.按照重要会计前期差错处理,调整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2010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上年数 D.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不需追溯重述

18、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对乙公司投资1 500万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30%,具有重大影响,2011年6月7日甲公司发现该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误用了成本法核算。甲公司2010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已于2011年4月12日报出。甲公司正确的做法是( )。

A.按照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调整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2010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上年数 B.按照重要会计差错处理,调整2011年12月

31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2011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上年数 C.按照重要会计差错处理,调整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2011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本期数 D.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调整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2011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本期数

19、下列各项中,一般不需追溯重述的是( )。

A.上年末未完工的某建造合同,企业以工程尚未完工为由,未确认工程的收入和成本,金额重大 B.上年末发生的生产设备改良支出100万元计入管理费用 C.上年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没有结转该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100万元 D.上年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0.01万元,计入了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甲公司2011年2月在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现一台管理用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属于重大差错。该固定资产系2009年6月接受乙公司捐赠取得。根据甲公司的折旧政策,该固定资产2009年应计提折旧100万元,2010年应计提折旧200万元。假定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公司2010年度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目“年末数” 应调减300万元 B.甲公司2010年度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 项目“年末数”应调减的金额270万元 C.甲公司2010年度利润表“管理费用” 项目“本期金额”应调增的金额200万元 D.甲公司2010年度利润表“管理费用” 项目“本期金额”应调增的金额300万元

第二大题 :多项选择题

1、关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实务中某项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具体准则或应用指南未作规范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对该事项或交易做出任何处理 B.企业应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政策范围内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 C.会计政策应当保持前后各期的一致性 D.会计政策所指的会计原则包括一般原则和特定原则

2、下列各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由直线法改为生产总量法 B.因执行会计准则将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方法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 C.因执行会计准则将分期收款销售商品(超过3年)由原分期确认收入改为按现值确认收入 D.将自用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3、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存货期末计价由按成本计价改为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B.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计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C.固定资产由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改为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D.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5%改为10%

4、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根据会计准则要求,期末存货由成本法核算改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B.企业新设的零售部商品销售采用零售价法核算,其他库存商品继续采用实际成本法 C.根据会计准则要求对商品流通企业的进货费用由计入当期损益改为计入存货成本 D.由于物

价变动,企业将存货发出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5、下列各项中,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有( )。

A.企业因账簿超过法定保存期限而销毁,引起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只能确定账簿保存期限内的部分 B.企业账簿因不可抗力而毁坏,引起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无法确定 C.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能够确定,但法律或行政法规要求对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 D.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法律或行政法规要求对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

6、下列事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 )。

A.由于技术进步,将机器设备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 B.企业根据规定对资产计提准备,但考虑到本期利润指标超额完成太多,因此多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C.由于经营指标的变化,缩短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年限 D.由于自然灾害使厂房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调减了预计使用年限

7、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 )。

A.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由9%改为7% B.存货的期末计价由成本法改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C.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由15%降低为10% D.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由15%降低为10%

8、下列有关会计估计变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会计估计变更,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告结果 B.企

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C.会计估计变更的当年,如企业发生重大盈利,企业应将这种变更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D.对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9、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差错的有( )。

A.由于物价持续下跌,存货的核算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B.由于银行提高了借款利率,当期发生的财务费用过高,故该公司将超出财务计划的利息暂作资本化处理 C.由于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固定费用相对过高,该公司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平均年限法 D.由于客户财务状况改善,该公司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原来的6%降为3%

10、下列事项均发生于以前期间,应作为前期差错更正的有( )。

A.由于技术进步,将电子设备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 B.考虑到利润指标超额完成太多,多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C.由于经营指标的变化,缩短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年限 D.会计人员将财务费用200万元误算为2 000万元

11、企业发生的如下情形中,一般属于前期会计差错的有( )。

A.固定资产盘亏 B.以前期间会计舞弊 C.以前期间漏提折旧 D.固定资产盘盈

12、企业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应作为重要差错更正的有( )。

A.由于地震使厂房使用寿命受到影响,调减了厂房的预计使用年限 B.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时在发出商品时确认了收入 C.由于出现新技术,将专利权的摊销年限由8年改

为5年 D.鉴于当期利润完成状况不佳,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直线法

13、A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末发生或发现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均具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其2011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有( )。

A.发现2008年漏记销售费用300万元 B.2011年1月1日将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25年改为10年 C.发现应在2008年确认为营业外收入的600万元计入了2008年的资本公积 D.从2011年初开始将固定资产的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三大题 :判断题

1、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无论属于什么情况,均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

2、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遵循重要性要求,应当将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

3、企业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

4、企业因账簿超过法定保存期限而销毁或者因不可抗力而毁坏,引起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无法确定,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 )

5、会计政策变更可以采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两种方法进行会计处理,采用哪种会计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

6、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的,无论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是否能合理确定,均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

7、企业应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的调整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而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则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

8、企业的会计估计变更应该根据需要计算累积影响数。( )

9、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均应于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 )

10、固定资产的盘盈属于前期差错。( )

11、企业发现重要差错,无论是本期还是以前期间的差错,均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相关项目。( )

12、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不得采用未来适用法。( )

13、固定资产的盘盈在未经批准前先计入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批准后再转入到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

第四大题 :计算题

1、甲公司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从2010年1月1日起,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将变更为

25%。2009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420万元,计税基础为46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 250万元,计税基础为1 030万元;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25万元,计税基础为0。假定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要求:(1)计算该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2)编制2010年相关的账务处理。

2、A公司系上市公司,从2009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该公司2009年1月1日将对B公司的一项短期股票投资重新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9年1月1日,该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160万元。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09年12月31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要求:(1)编制A公司2009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分录。(2)将200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填入下表。

(3)编制2009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3、正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保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10%计提盈余公积。该公司在2011年12月份在内部审计中发现下列问题:(1)2010年末库存钢材账面余额为305万元。经检查,该批钢材的预计售价为27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5万元。当时,由于疏忽,将预计售价误记为36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2010年12月15日,正保公司购入800万元股票,作

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至年末尚未出售,12月末的收盘价为740万元。正保公司按其成本列报在资产负债表中。(3)正保公司于2010年1月1日支付3 000万元对价,取得了丁公司80%股权,实现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丁公司成为正保公司的子公司。2010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正保公司按权益法核算确认了投资收益400万元。(4)2010年1月正保公司从其他企业收购了100辆巴士汽车,确认了巴士汽车牌照专属使用权800万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正保公司从2010年起按照10年进行该无形资产摊销。经检查,巴士牌照专属使用权没有使用期限。假设按照税法规定,无法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按10年摊销。(5)2010年8月正保公司收到市政府拨付的技术款200万元,正保公司将其计入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此笔款项由于计入了资本公积,未作纳税调整,当年没有申报所得税。要求:将上述发现的问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差错更正。

4、A公司为某市属国有企业,按有关规定应于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假定该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假定对于会计差错涉及应交所得税的,税法均允许予以调整。资料一:A公司按有关规定于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资料如下:(1)A公司将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50万元,计税基础为55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为110万元;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5万元,计税基础为0。(2)A公司有一项房地产,自2008年初开始对外经营出租,原价为4 000万元,至2009年1月1日,已提折旧2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0万元。2009年1月1日,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3 800万元。A公司决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税法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与原会计上的处理一致。资料二:2010年度,A公司发生或发现如下事项:(1)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计提折旧的管理用机器设备一台,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不考虑净残值因素),按直线法计提折

旧。由于技术进步的原因,从2010年1月1日起,决定对原估计的使用年限改为8年,同时改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A公司2010年1月1日发现其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该办公楼已于2009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A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结算及结转固定资产的手续,2009年6月30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1 0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1 095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专门借款在2009年7月~12月期间发生利息25万元和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70万元。 A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3)2010年5月15日,A公司发现该公司2009年6月20日取得的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建筑物,已于取得时对外出租)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原价为2 000万元,A公司预计其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于每年年末计提折旧,税法上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与之一致。该项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的取得,2009年6月20日的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 800万元。(4)A公司于2010年5月25日发现,2009年取得一项股权投资,取得成本为300万元,A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A公司将其公允价值变动100万元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在计税时,没有将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要求:(1)根据资料一,编制A公司的有关会计分录;(2)判断资料二中各事项分别属于何种会计变更或差错,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如果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要求计算对本年度的影响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单位以万元列示)。

第一大题 :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的两种情况:①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

变更;②变更会计政策以后,能够使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更为可靠、更为相关。

2、答案:B

解析:选项B属于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改变,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政策变更的判定。选项C,不符合有关规定,属于会计差错。

4、答案:D

解析:累积影响数的计算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

5、答案:D

解析:选项A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选项B,不需要追溯调整;选项C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核算,不进行追溯调整;选项D,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具体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要求将相关弃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对之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应进行追溯调整。

6、答案:B

解析: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追溯调整。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09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 500-1

500*5/15=1 000(万元),计税基础=1 500-1 500/5=1 2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会减少所得税费用,增加留存收益,故累积影响数的金额为50万元。

7、答案:D

解析:选项AC,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选项B,属于不重要的事项,对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D,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进行追溯调整。

8、答案:D

解析: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出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当调整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上期金额。

9、答案:B

解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10、答案:B

解析:该事项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至2009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净值为11 300元[27 500-(27 500-500)×5÷15-(27 500-500)×4÷15],该设备2010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5 550元[(11 300-200)÷2]。

11、答案:B

解析:该事项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核算。至2010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净值为39 960元[111 000-111 000×40%-(111 000-111 000×40%)×40%],该设备201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19 680元,(39 960-600)÷2=19 680(元)。

12、答案:A

解析:选项A属于本期发现前期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发现当期会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选项B属于2009年发生的业务,应直接调整发现当期相关项目;选项C属于本期发现前期非重大会计差错;选项D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按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不应调整会计报表年初数和上年数。

13、答案:B

解析: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的借款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14、答案:A

解析:该事项属于非日后期间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差错,应调整发现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和上年数。

15、答案:D

解析:企业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重要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本年度会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等,选项D正确。

16、答案:B

解析: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17、答案:C

解析:该事项属于本期发现前期重大会计差错,应予以追溯重述,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因此,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18、答案:B

解析:该事项是在上年度财务报告报出后发现的,因此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长期股权投资具有重大影响而误用成本法,属于会计差错。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本期发现的前期重要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一并调整。因此,只有选项B正确。

19、答案:D

解析:选项D,属于前期差错,但是由于金额很小,不具有重要性,不用进行追溯重述。

20、答案:D

解析:甲公司2010年度利润表“管理费用” 项目“本期金额”应调增的金额为2010年的折旧额200万元,不包括2009年的金额100万元

第二大题 :多项选择题

1、答案:AD

解析:实务中某项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具体准则或应用指南未作规范的,应当根据基本准则规定的原则、基础和方法进行处理,待做出具体规定时,从其规定。所以选项A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会计政策涉及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和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所指的会计原则是指某一类会计业务的核算所应遵循的特定原则,不包括一般原则,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2、答案:BC

解析:选项A,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选项D,属于因资产用途发生改变而发生的转换,不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3、答案:AB

解析: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为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选项C、D为会计估计变更。

4、答案:ACD

解析:选项B属于新的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5、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核未来适用法的适用范围。选项A,保存期限内的影响数可以获得,应采用追溯调整法;选项D应按照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要求对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

6、答案:AD

解析:选项AD属于会计估计变更;BC属于会计差错。

7、答案:AC

解析:选项B,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D,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由国家规定,企业不能进行估计变更。

8、答案:ABD

解析:选项B ,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企业发生重大亏损或重大盈利不作为会计差错进行处理,选项C不正确;选项D,对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告结果,选项D正确。

9、答案:BC

解析:选项BC,是出于操纵损益目的而作的会计政策或估计的改变,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属于会计差错。选项A,为会计政策变更,变更后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企业财务信息;选项D,变更坏账计提比例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企业财务信息。

10、答案:BCD

解析:选项BC属于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作为前期差错;选项D属于计算错误,也是前期差错。

11、答案:BCD

解析:固定资产盘亏,不属于会计差错,应该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处理。

12、答案:AC

解析:选项B,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的,应当在收到受托方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选项D,属于会计舞弊;选项B、D都应作为重要差错更正处理。

13、答案:AC

解析:选项AC,属于发现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应追溯调整,会影响2011年年初未分配利润;选项BD,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不会影响2011年年初未分配利润。

第三大题 :判断题

1、答案:×

解析:如果是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并相应规定了处理办法,应按照规定的办法进行处理,不一定采用追溯调整法。

2、答案:×

解析: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3、答案:×

解析:企业对初次发生的和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4、答案:√

解析: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无论是属于法规、规章要求而变更会计政策,还是因为经营环境、客观情况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都可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5、答案:√

解析:会计政策变更,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①法律、法规要求而发生的变更,如果规定了会计处理方法,应按规定的方法处理;如果未规定会计处理方法,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②为使会计信息更相关、更可靠而发生的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③无论何种情形发生会计政策变更,如果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但应披露无法确定累积影响数的原因。

6、答案:×

解析:为使会计信息更相关、更可靠而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

会计处理。如果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则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7、答案:×

解析:企业应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的调整均应视作会计估计变更。

8、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不计算累积影响数。

9、答案:×

解析:如果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于当期确认;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

10、答案:√

解析: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固定资产盘盈等。

11、答案:×

解析:如果是发现本期的重要差错,不需要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12、答案:×

解析: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13、答案:×

解析:准则规定,对于固定资产的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会计分录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第四大题 :计算题

1、答案:

解析:按照规定,在首次执行日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进行追溯调整,影响金额调整留存收益。

(1)存货项目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60-420=4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40×25%=10(万元)

固定资产项目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 250-1 030=22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220×25%=55(万元)

预计负债项目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25-0=125(万元)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125×25%=31.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合计=10+31.25=41.25(万元)

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41.25-55=-13.75(万元)

(2)相关账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1.25

盈余公积 1.37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3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5

2、答案:

解析:(1)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借:盈余公积 3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

(2)200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

(3)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所得税费用 2.5

3、答案:

解析:对于前期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具体更正如下:

(1)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270-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15=255(万元);由于存货账面余额305万元,高于可变现净值255万元,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5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5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12.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7.5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75(37.5×1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75

(2)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6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1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5(45×1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3)对于公司的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甲公司应冲回确认的投资收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投资收益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损益调整) 4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0(400×1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

(4)对于无法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不应计提摊销,甲公司应将无形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冲回。

借:累计摊销 80(800÷1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8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2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0

(注:在无形资产摊销时,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价格一致,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在无形资产不摊销时,年末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8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6(60×10%)

(5)收到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属于政府补助,应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 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收入) 2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200×2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5

4、答案:

解析:(1)事项一: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0

借:盈余公积 0.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0.5

事项二: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 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4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4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

贷:盈余公积 13

(2)事项一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事项二、事项三和事项四属于前期重大差错。

事项一:

不调整以前各期折旧,也不计算累积影响数,只需从2010年起按重新预计的使用年限及新的折旧方法计算年折旧费用。

按原估计,每年折旧额为20万元,已提折旧3年,共计提折旧60万元,固定资产的净值为140万元。

会计估计变更后,2010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46.67(140×5/15)元,2010年末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46.67

贷:累计折旧 46.67

此会计估计变更对本年度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减少净利润20 [(46.67-20)×(1-25%)]元。

事项二:

结转固定资产并计提2009年下半年应计提折旧的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5

贷:在建工程 95

借:固定资产 1 000

贷:在建工程 1 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贷:累计折旧 5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6.25(145×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6.2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8.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8.75

借:盈余公积 10.88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88

事项三:

根据规定,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以A公司对2009年6月20日取得的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投资性房地产应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000

——公允价值变动 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2 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2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

贷:盈余公积 67.5

事项四: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10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2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借:盈余公积 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