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片时代,电影里就有了歌声
�d起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歌舞片,几乎与有声电影同时诞生。那是1927年在纽约百老汇剧院上映的《爵士歌王》。电影录制时,男主角在唱完一首歌曲后,随口说了两句台词。后期制作时,这两句台词被无意中保留下来,就让《爵士歌王》成为了第一部有声电影。
有声电影,其实是有台词的电影。所以默片只是演员没发声,现场有配乐。1895年法国摄影师卢米埃尔在巴黎的咖啡馆用活动电影机举行首次放映时,现场就有一位钢琴师。
在中国,有声电影还没诞生,就出现了一部有插曲的影片《野草闲花》。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男主角金焰和女主角阮玲玉事先录好一首《寻兄词》,每当银幕上出现阮玲玉和金焰唱歌的画面,工作人员就将电唱机的唱针放到事先标好印记的唱片上,使观众第一次在观看国产影片时听到了与剧情完全吻合的且由剧中演员亲口所唱的歌声。就这样,默片时代,电影里就有了歌声。
在默片时代,台词全靠字幕,剧情全靠观众揣摩,有时特别尴尬。比如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年,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但现代人就无法理解了。只有身段没有声音,怎么看京剧?莫非大家都是看热闹?至于改编于百老汇音乐剧的《爵士歌王》,要是没有声音,看演员在银幕上跳来跳去也挺无聊。
所谓歌舞片,就是又唱又跳,美国人直接拿百老汇的剧来用。到了中国,自然要取材于京剧了。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有台词有剧情,也是最早的歌唱片,影片中穿插了京剧《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拿高登》4个剧目的片断,使观众从银幕第一次听到戏曲艺术的唱白。
无歌不成片,周璇是影星更是歌星
只唱歌不跳舞,这就是中国歌舞片的特色了,所以也只能称为歌唱片。但唱歌也不像百老汇音乐剧那样从头唱到尾,而是在剧情中穿插着来。最有名的例子就是1937年的《马路天使》了,周璇在电影中所演唱的《天涯歌女》和《四季歌》成了几代人共同的回忆。作为演员,周璇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副“金嗓子”,不仅音色细嫩、音质甜美,而且吐字清晰,经过麦克风传出来更是委婉动人。
同样在1937年,由百老汇音乐剧《歌剧魅影》改编而来的《夜半歌声》,在上海创下了连映34天场场爆满的纪录。如此受欢迎,首先是因为它“中国第一部恐怖片”的噱头。其次,田汉作词、冼星海作曲、金山演唱的三首插曲也功不可没。这些插曲不再感伤于个人的身世,而是贴合了时代的主题――抗战。
《刘三姐》里,有三位“刘三姐”
到了五六十年代,好莱坞风格的歌舞片也有了。在中国香港,歌舞片风靡一时,尤其是邵氏的《花团锦簇》《千娇百媚》《万花迎春》等,叫好又卖座,堪与同期好莱坞歌舞片相媲美。就连后来的武侠片大师张彻,当时也是拍歌舞片。
跟歌舞片同样流行的,就是黄梅调影片,算是歌舞音乐片的一种衍生。黄梅调影片的
流行,则源自上海电影制片厂1955年拍的《天仙配》在香港上映。《天仙配》大受欢迎,启发了邵逸夫,便让李翰祥去拍黄梅调影片《貂禅》,也取得不俗的口碑与票房,就这样一直拍了下去。
黄梅调影片之后,又有山歌影片,其中代表作《山歌姻缘》,就是照搬我们耳熟能详的《刘三姐》。这部拍摄于1960年的风光音乐故事片,当年风摩整个华人世界。在中国香港连续三次公映,每次都轰动全港。新加坡当年连续公映120天,第二年复映又是连续120天。
《刘三姐》是很多中国人儿时最美丽的回忆。姜文说他小时候连续看了17遍《刘三姐》,张艺谋也说《刘三姐》对他影响至深。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当年为了让刘三姐的形象更完美,导演在《刘三姐》里安排了三位“刘三姐”――即黄婉秋、张桂兰、傅锦华,分别是“表演的”“道白的”“唱歌的”三位“刘三姐”。
在这之外,还有个替身。当年在桂林拍外景,黄婉秋不习水性,却要在竹排上表演及唱歌,过湍急的险滩容易发生危险。导演便找到了一个叫关秀的阳朔渔家姑娘,长相和身材都酷似黄婉秋,这才有了影片开头那一幕:刘三姐一边唱着歌,一边脚踩葡萄藤,手握青竹竿,划过急水险滩……
杂技演员沙宝亮,跳起了霹雳舞
如果嫌《刘三姐》太老土呢,也有新潮的。到了八十年代,霹雳舞风靡全中国,年轻人穿着港衫,留着大背头,提着三洋录放机,在街头巷尾留下伴着古怪喊声的满地打滚的舞步。歌舞片《摇滚青年》也就应运而生,轰动一时。一夜之间,主演陶金成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偶像,可惜他后来英年早逝。
虽然名字叫《摇滚青年》,但这部电影其实是讲一帮霹雳舞爱好者的故事。放到今天来看都有点潮得不可思议:自立门户的舞蹈家、独立的文艺女青年、摩托车队、故宫边上的霹雳舞斗舞……
当时还是杂技演员的沙宝亮,也曾在电影里大跳霹雳舞。当年他还没出名,所以电影里的角色没有对白,也没有多少镜头。不过因为他是杂技演员出身,很多霹雳舞的技巧动作做起来得心应手,还是当年只有15岁、如今是央视主持朱迅的霹雳舞老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