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资讯 线路攻略 景点大全 国内游 境外游 美食特产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密度电法工作方式

2022-06-23 来源:锐游网
高密度电法工作方式

2008年08月29日 星期五 06:30 P.M. 一、电极检查。

将测线上的电极依次两个一组地与M、N测量输入端接通,每步的电极转换规律如下:

第一步: M=1#,N=2#

第二步: M=2#,N=3# ……

第五十九步: M=59#,N=60#.

二、工作方式

1、(WN)温纳

它的电极排列规律是:A,M,N,B(其中A,B是供电电极,M,N是测量电极),随着极距系数n由n(MIN)逐渐增大到n(MAX),四个电极之间的间距也均匀拉开,设电极总数60,n(MIN)=1,n(MAX)=16,每步电极转换的规律如下所述:

首先,n=n(MIN)=1,测量数据为57个: 第一步: A=1#,M=2#,N=3#,B=4#; 第二步: A=2#,M=3#,N=4#,B=5#; ……

第五十七步: A=57#,M=58#,N=59#,B=60#; 接着,n=n+1=2,测量数据为54个:

第一步: A=1#,M=3#,N=5#,B=7#;

第二步: A=2#,M=4#,N=6#,B=8#; ……

第五十四步: A=54#,M=56#,N=58#,B=60#; 最后,n=n(MAX)=16,测量数据为12个: 第一步:A=1#,M=17#,N=33#,B=49#;

第二步: A=2#,M=18#,N=34#,B=50#; ……

第十二步: A=12#,M=28#,N=44#,B=60#;

显然,对应每一层位(n)的测量数据个数=(60-n×3),如果n=1~16,16个层位全部测量得到的完整的一个剖面,数据总数应该是552个。 2、(SB1)施伦贝尔1

电极排列规律是:A,M,N,B测量过程中:

MN固定不动,AB按隔离系数由小到大的顺序逐次移动,然后将MN向前移动一个点距,再重复上诉过程。

数据按隔离系数由下到大的顺序分层存储,结果为矩形区域。

例如测定16层时,M=17#,N=18#,A=16#—1#移动,B=19#—34#移动(第一测深点)。当第二测深点时,A=17#开始,M=18#,N=119#,B=20#开始,方式同上。之后,以此类推。

这种方法分辨率高,效率高,劳动力低。 3、(SB2)是施伦贝尔2

测量过程类似于温纳装置,但在整个测量过程中MN固定为一个点距,AM和NB的距离随隔离系数逐次由小到大变化。

数据按隔离系数由小到大的顺序分层存储,结果为梯形区域。 4、(DP)偶极装置测量模式。

电极排列规律是:A,B,M,N,

至于每步转换的过程等与温纳法类同,不再赘述。 5、(DF)微分装置模式。

电极排列规律是:A,M,B,N, 6、(WS1)是温施1装置模式

假设温施间隔层数(CS)为3,在1~3层和施贝法跑极法类似,4~6层MN间隔变为3,7~9层变为5,依此类推。 7、(WS2)是温施2装置模式

假设温施间隔层数(CS)为3,在1~3层和施贝法跑极法类似,4~6层MN间隔变为3,7~9层变为5,依此类推。 8、(CB)是联剖装置测量模式。

它的特点是由ρsa,ρsb两组剖面数据所组成,首先是ρsa装置,电极排列规律是A,M,N,而将供电电极B固定在无穷远点,

ρsa测量完毕,系统自动暂停,下面要进行的ρsb测量模式,其电极排列特点是:M,N,B,而供电电极A要固定到无穷远处,所以在这暂停的间歇时间里,要恢复多路转换器的B电缆联接,断开它们之间的A电缆联接,并把A电缆联接到无穷远处的供电电极 A上。 一切就绪后,进行ρsa的测量.

ρsa装置也测量完毕之后,联剖装置测量结束,。显示出的测量总数应该是上述ρsa和ρsb两组数据之和,即:如果在电极总数为60、n(MIN)=1、n(MAX)=16的情况下,联剖的测量数据应该有552×2=1104个。 9、(S3P)是单边三极连续滚动式测深装置。

供电电极B置于无穷远处,参与测线上电极转换的是A,M,N。 a. 电极转换规律描述:

假如测量定位从#1电极开始,最小极距系数n(MIN)=1, 最大极距系数n(MAX)=20。

首先,N= #1,M= #2,A= #3→#22测得第一组ρsa的数据20个。 然后,定位电极往前移一个 接着,N= #2,M= #3,A= #4→#23,测得第二组ρsa的数据20个; …… 每测得一组 ρsa之后,定位电极就往前移一个,当移出30个电极之后,第一根电缆就已空出,可把它移接到#61→#90电极上;就这样不断往前移动测量,电缆依次腾出,可不断往前接续电极,实现了长测线的滚动测量。

设测线上的电极总数为60,n(MIN)=1,n(MAX)=20,则测量数据总数等于:

(60—20—1)×20=780,可见这种摸式的数据采集量也是较大的,它的特点是能得到一个矩形的测深剖面,而且深部的分辨率也较高。 10、(3P1)是三极连续滚动式测深法。

供电电极B置于无穷远处,参与测线上电极转换的是A,M,N。 a.电极转换规律描述:

假若测量定位从#1电极开始,最小极距系数n(MIN)=1, 最大极距系数n(MAX)=20。

首先,N=#1,M=#2,A=#3?#22,测得第一组ρsa的数据20个; 接着,M=#22,N=#21,A=#20?#1,测得第一组ρsb的数据20个; 然后,定位电极往前移一个,

N=#2,M=#3,A=#4?#23,测得第二组ρsa的数据20个; M=#23,N=#22,A=#21?#2,测得第二组ρsa的数据20个; ……

每测得一组ρsa和ρsb之后,定位电极就往前移一个,当移出30个电极之后,第一根电缆就已空出,可把它移接到#61?#90电极上;就这样不断往前移动测量,电缆依次腾出,可不断往前接续电极,实现了长测线的滚动测量。 设测线上的电极总数为60,n(MIN)=1,n(MAX)=20,则测量数据总数等于:(60-20-1)′(20′2)=1560,可见这种模式的数据采集量也是较大的,它的特点是能得到一个矩形的测深剖面,而且深部的分辨率也较高。 11、(3P2)是双边三极测深

供电电极B置于无穷远处,参与测线上的电极转换的是A,M,N。 a. 电极转换规律描述:

加入测量定位从一号电极开始,最小极距系数n(MIN)=1, 最大极系数n(MAX)=20 首先A=#1,M=#2,N=#3

A固定不动,然后移动MN,N=#3—#22,M=#2—#21移动测得第一组ρsa的数据。 接着定位电极A往前移一个,A=#2,M=#3,n=#4,M=#3—#22,N=#4—#23测得第二组ρsa 的数据。

然后定位电极A=#22,N=#21,M=#20,N=#21—#2,M=#20—#1测得第一组Rsb数据 ………………

每测得一组ρsb和ρsa之后,定位电极就往前移一位,当移出20个电极后,第一根电缆就已空出,可把它移到#121—#140电极上;就这样不断往前测量,电缆依次腾出,可不断往前接续电极,实现了长测线得滚动测量。这种模式的数据采集量大,它的特点是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测深剖面,而且密度大,深部的分辨率较高。

12、(2p1)普通二极法 布线特点是: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在测线上移动,而供电电极B和测量电极N布置在无穷远处并与测线垂直。 测量时电极转换规律为:

首先:A=#1,M=#2, →A=#2, M=#3 ,60或120 然后:A=#1,M=#3, →A=#2, M=#4 ,60或120 13、(2P2)平行四边形二极法 布线特点是:供电电极A和测量电极M在测线上移动,而供电电极B和测量电极N布置在无穷远处并与测线垂直。 测量时电极转换规律为:

首先:A=#1,M=#2, →M=#3 ………… 直到最大层数 然后:A=#2,M=#3, →M=#4, ………… 直到最大层数 …………

14、(2P3)是环形二极法。

布极特点是:电极排列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圆形或方形的封闭曲线状,参与电极转换的只有一个供电电极A和一个测量电极M,而另一个供电电极B和测

量电极N都固定在无穷远处。所以要断开多路转换器<Ⅱ>和120道电极转换器与DZD-4之间的B电缆联接,而将DZD-4面板上B电缆和N电缆分别联接到布于无穷远处的B电极和N电极。 测量时的电极转换规律是:

首先,A=1#电极,M=2#,?3#,?……?60#; 然后,A=2#电极,M=3#,?4#,?……60#,?1#; ……

最后, A=60#电极,M=1#,?2#,?……59#;

可见,测量数据总数为60′59=3540,数据量是比较可观的,测量时间也是比较长的。在测量过程中因故中断的现象难以避免,中断后再启动测量,就可通过设置起始电极号(CHO)的办法,使之从中断处继续测量。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该装置模式下,没有极距间隔系数的限定,因此n(MIN)、n(MAX)没有意义,无须设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