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培生
说话是一门艺术,这是不争的事实。关键的问题是怎么说话才算有艺术,怎么学习才能掌握这门艺术。据我所知,有不少书刊谈论说话的方法、技巧、艺术,如有一本杂志就叫《演讲与口才》。但是读了“中国潜文化.谋丛书”中隋朝大儒王通(号文中子)著的《止学》后,我对“能说会道”的艺术性、实用性产生了怀疑。当然,《止学》的话也不一定就是对的,但我自己觉得至少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摘录《止学.辩卷四》中的几句话,与朋友共品。
《止学.辩卷四》中讲:“言拙意隐,辞尽锋出。”意思是说,拙于言辞才能隐藏真意,话说明了说彻底了锋芒也就显露了。说实在话,几年前我看了这句话肯定会不以为然,因为我以为话是说给别人听的,那么就应该尽可能地说明白,让人家听懂,尽可能地说完整,让人家听清。我历来反感一些人说话吞吞吐吐像口含东西一样,让人听不清楚;也反感一些人说话摸棱两可,似是而非,让人难以理解。所以,自己尽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姑不知大智若愚,大言若讷。言辞谨慎,不露锋芒,才是成大事者智慧的表现。就连山乡老农都知道“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我几十年的社会实践证明,《止学》中“言拙意隐,辞尽锋出”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而我自己认为话应说清说明说彻底说真实的认识才是幼稚可笑的。所以,我觉得应当记住《止学.辩卷四》的话:“智者讷言,讷则惑敌焉。”
《止学.辩卷四》说:“勇者无语,语则怯行焉。”意思是勇敢的人并不多说话,说话多了会使行动犹豫。我觉得这话也对,说大话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勇敢者,他们词语锋利,滔滔不绝,看似无所畏惧,其实这本身便是不慎重的表现,绝不能对这样的人抱以厚望。我理解《止学.辩卷四》的这句话,还有下面几层意思:
其一,真正的强者,不说咄咄逼人的狠话。哲人说,有理也不在话强。社会上有不少人,说出来的话不是祈使句,就是感叹句,语词生硬,语气生硬,语态生硬。似乎以“声势”压人。在现实中,这是无知无智的表现,是不成熟的表现,也是不礼貌的表现。
其二,真正的强者,不说不留余地的满话。古人说,事不可做绝,话不可说绝。社会上有一些人,尤其是吹牛皮说大话的人,最容易说不留余地的满话。哲人李思强先生一次与我谈话,说起一些人说满话,他形象而幽默地表述为“说话太占地方”。
其三,真正的强者,不说高调大嗓的强话。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社会上 部分人,说话语声高亢,似乎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其实是外强中干;说话“气壮山河”,言之凿凿,其实是蒙哄唬人。
说话不是审训罪犯,说话不是下达战斗令,说话不是乱吼秦腔。说话追求的不完全是事实价值,而主要是实用价值。说不在多,有理则名;语不在高,有用则灵。斯是交流,文明才行。 《止学》,说话如吃饭,追求高品味,讲究艺术性。言可而止。
2006年9月22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