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资讯 线路攻略 景点大全 国内游 境外游 美食特产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就业服务助推大学生精准就业

2023-01-04 来源:锐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就业服务助推大学生精准就业

作者:江春然 顾洪洲

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35期

摘 要: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文章旨在探索“互联网+”就业的新举措,促进大学生精准就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关键词:互联网+;就业服务;精准就业 一、浅析大学生就业精准度不高问题

纵观大学生的就业现象,发现影响大学生精准就业的问题如下:

(1)大学生就业的主观能动性不足。近几年,每年都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这固然有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的客观原因,但也有大学生主观原因存在。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90后一代大学生,是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一代人,更是比较宅的一代人,也因此不愿与人接触,更不愿意主动寻找招聘单位,寻求工作,坐等靠现象颇多。

(2)大学生就业的职业认知不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前夕,实习专业性不强,职业认知储备不足,导致就业—失业、择业—跳槽现象频繁发生,学不以致用,人不尽其才,高学历失业者,非就业者、啃老族居多。

(3)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针对性不足。各高校一般从入学一年级就开展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但大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居多,学生也不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差,学生面临毕业求职一脸茫然,实际教育效果不理想。

(4)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吸引力不够。从各级各类就业服务网站来看,政策、技巧、招聘等信息林林总总,但学生主动登录查询较少。一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使用电脑,而是使用智能手机。二是交互性差,只是单向的发布信息,无法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及时反馈问题,学生基本不用。

(5)用人单位的社会使命感不足。在大学生就业过程里另一个主体就是用人单位,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缺乏社会使命感,发布信息不真实、不全面、用工不守约、不守法,单纯注重企业效益,不给初入职场者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跳槽现象比比皆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人社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人社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就业转型过程中,虽不断探索和创新,但对学校、企业和大学生三方参与就业过程中的差别化指导和监管力度不够,使得社会上存在竞争不良,就业结构不平稳之现象。 二、做好顶层设计,实现互联互通整合共享

高校毕业生在城镇就业中占比较大,在新旧动能转换就业转型之际,做好顶层设计显得至关重要。首先明确进入就业盒子的主体:用人单位、毕业生、学校、人社和教育部门。其次为了减轻人社部门的精力和负担,可以和第三方机构形成战略合作,共建“互联网+”背景下的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以省级为集中点,以市县为面,实现互联互通整合共享,既做到专业稳定有效,又能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浪费。 三、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开拓就业服务新举措

(1)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它是优化人力资源和促进精准就业的重要保障。首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构建多元化的就业服务网络。其次是突出主体地位,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再次积极鼓励一些组织机构或志愿者参与就业服务,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专业优势,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2)构建系统的就业服务平台。“互联网+就业服务”是一个整体工程、系统工程,要进行深入调研,合理规划。它是一套完整的系统,不仅是发布招聘信息的单一网站,应由就业信息网、就业APP、微信公众号等组成,相互补充和配合,形成合力。

(3)建立多元的就业服务角色。一是政府职能部门,除常规工作职责外,还要肩负起审核和监督用人单位的重任。二是用人单位,从政策上要求每一个企业都给学生提供就业前实习实训机会,如实发布用人信息,做到透明就业,耐心指导,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幸福指数。三是大学毕业生,每个即将毕业的学生都要注册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平台进行就业岗位查询、求职简历发布、就业手续办理、职业测评等。四是学校,其有义务在平台上对本校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就业与创业服务与指导,跟踪毕业两年内毕业生的就业失业情况,深刻剖析存在问题解决问题。

(4)增加全面的就业服务功能。当下我省各级各类就业信息网站较多,诸类就业服务网中当属由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网功能居多,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建议在此基础上增加职业测评等功能,帮助大学生自我测评,精准就业。 (5)传递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信息。就业信息的传递既及时有效,还要有针对性,就业精准度才会高。充分利用网络和大数据现代化技术手段,利用诸如就业APP、微信公众号等移动手段实时推送就业信息。一是可以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服务信息网注册的信息进行岗位匹配。二是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以往浏览信息的历史记录,进行有效筛选和推送(就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京东、淘宝等众多购物网站的精准营销一样)。三是满足当代大学生普遍依赖手机的特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缩短就业匹配周期,提高就业成功率。

(6)提供精准、个性的就业服务。一是调研学生需求,根据学生关注的信息,在系统后台定义信息关键词,通过公众号等途径,输入自己所需信息进行查询。二是在后台建立机器人助手回复,并辅以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老师在线定时回复指导。

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感,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是国之要求,民之希望。使得就业服务不再受时间、空間所限制,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更大程度地提高就业精准度。 参考文献:

[1]裴大明,回瑞华.“互联网+”就业服务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质量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7(2):85-46,50.

[2]冯志强.推进“互联网+人社”,加强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7-2-20(004).

[3]张小建.在实践探索中推进“互联网+就业服务”——在“互联网+就业服务”交流活动的讲话[J].中国就业,2017(12):15.

[4]王艳侠.利用互联网+理念努力搭建就业服务大数据信息平台——对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8):23-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