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教学工作中来。多媒体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能够展示非常丰富的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多媒体的应用为学习内容增添了许多美感和情趣,更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兴趣的提高。下面我以我所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四季的脚步》这一课为例,来谈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导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四季的脚步》这一课,除了识字,读文之外,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四季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上网搜集了大量的四季风景图片,做成了一份多媒体课件。在上课前,我就先打开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看见大屏幕上美丽的秋季风景画,并随着《秋日的私语》这动人的音乐旋律,把学生的心绪拉向了神奇美丽的大自然。因为前面有了美丽的感受,所以,上课后,师生间的谈话就变得非常愉悦,非常自然。我问“知道吗:?一年有几个季节?”学生很快就叫起来:“四个!”我接着问:“哪四个?告诉我她们的名字好吗?”学生毫不迟疑,大声说:“春,夏,秋,冬!”我板书上四季的名称。然后说:“春夏秋冬是大地妈妈的四个美丽的女儿。她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是都非常可爱。大地妈妈会因
为女儿的到来,换上不同的衣裳。你们想了解可爱的四季姑娘吗?――那么,让我们一起跟着四季的脚步来看一看吧!”这样,就很自然的导入了课题。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起到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先导作用,铺垫的好,拉近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导读――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教学《四季的脚步》这一课的时候,导课之后是让学生自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的感知,并且要求学生通过读书,自己主动认识生字新词。但是,如果每次讲课老师都口述要求,有的学生可能就听得不认真,也可能听过之后就记不清老师提过哪些要求了。所以,我把读书要求在大屏幕上打出来,让学生自己轻声读一读。学生一边读要求,一边想,我要怎样达到老师提出的这些要求?――此时,老师是静默的,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是非常明确的,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有了文字要求,学生一般不会再纠缠一些诸如“划出生字吗?”“可以默读吗?”之类的小问题,不仅节省了学习时间,还能让学生养成自己读题、看要求的习惯,增强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美读――身添彩凤双飞翼
根据本课的教学设计,在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之后,就要指导学生读书感悟了。读书分三个层次:读正确,读流利,读美(有感情朗读)。《四季的脚步》这首诗歌,读正确难度不大,
针对个别难读的词语,稍作指导就可以做到。但是,要想读的美,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还能带出喜爱的感情,就比较困难了。根据这种情况,我选取有季节代表性的图片做背景,把课文内容分小节展示在屏幕上。春天是清新的,绿草和鲜花相互映衬,溪水清澈见底。夏天是清凉的,绿意溶溶“蝉鸣林愈静”,的感觉,不难体会。秋天黄叶遍地,天高云淡。冬天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看见图画,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联系到生活中自己所认识的四季,产生美好的联想,有利于学生酝酿感情,直抒胸臆;再加上音乐的渲染,学生读书的情绪逐渐高涨饱满起来了。这时候的多媒体课件,犹如彩凤之双翼,把学生带入了自由感悟与发挥的天地之中。当学生用清脆的童音,随着音乐,声情并茂的读出“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溪水唱起了歌儿――丁冬,丁冬,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的时候,我的心中也禁不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欣然向往,仿佛看到了灵光四射的四季姑娘,在欢笑着扑面而来…… 四.欣赏――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学生熟读课文,大体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了增进学生对四季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我安排了一次四季风景欣赏活动。这次的欣赏分四个阶段――春、夏、秋、冬。这组图片共有二十七张,按季节顺序进行组合排列。制作过程中,我忽然脑中灵光一现:如果插入一些描写四季的好词佳句,不是更能体现这些图片的内容吗?于是,我在这些
美丽的图片中加上了字幕,其中包含的一些好词佳句,和图片内容一一对应。比如,在欣赏秋天组图时,我加入的是这样的一些字幕:“秋天的脚步悄悄”,“菊花开了”,“枫叶红了”,“硕果满枝”,“落叶遍地”,“这丰收的季节,使我们心中充满喜悦”,“秋天,是甜的……”――在欣赏美丽四季风景的时候,学生心中不仅感受到了季节的美好,而且产生了想用语言描述一下的冲动,而字幕内容帮了他们这个忙――学生不由自主地读出了这些与图片相应的词句!本来,词语积累是枯燥的,但是,把它们和图片融为一体,词句变得生动、易懂了,图片内容也变得可以用语言描述,学生很容易产生理解与共鸣。这样的欣赏,真可谓是一石二鸟。这时候的多媒体,犹如一本会说话的宝典,为学生展开的是一个无比绚丽的世界。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和眼睛,增长了见识,升华了情感――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学习压力变成了动力,学习感受有了实质性的不同。老师不用长篇累牍地讲授,学生心里却能有秋水般明澈的感觉――四季之美,自然之魅力,自然而然征服了孩子们――这也许能算得上是另一种“心有灵犀”吧。 五.拓展――走出文本天地宽
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仅仅依赖教材就可以做到的。作为教师,要善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何让学生从文本出发,走向更宽广的天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求知的愿望很强烈,但求知的方向性比较模糊。教师
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根据本班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学习能力,我把本课的拓展内容预定为以下几部分: 1、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
2,搜集赞美四季的诗文,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 3,自己写首小诗,或者一段话,夸夸自己喜欢的季节。 拓展部分的安排,看课程的进展来安排。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课上练习说话,进行口头创作,夸一夸自己喜欢的季节,老师做评价和启发引导。拓展部分的要求和提示,我都用多媒体幻灯片加以展示,使学生一目了然,清楚老师的要求,使学习行为有了方向性。拓展内容大多放在课后的自由学习时间,给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抒发对四季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保持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快乐学习的一种尝试。
教学《四季的脚步》这一课,学生学习有热情,参与积极性很高,创造出了师生共同交流,共同感悟的的良好学习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教习效果。这一切,多媒体功不可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教学拓展出了更宽泛的空间。我们的任务,就是做个有心人,能更好的把握、利用这个优势,把学生带入更美妙的学习空间,获取更多有用的东西,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品格的形成,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薛晓倩,教师,现居山东济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