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1年第6期 (总第130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nl ̄tl of 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NO.6 Deo.20ll 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探论贵州特色农业开发 口张贵祥 (贵州民族学院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贵州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却缺乏有效的开发手段,多年来没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 竞争优势,大多数农业开发企业长期只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从事低附加值的初级原料供应和低端 产品加工。该文从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探讨解决贵州特色农业开发中的显著难题,并探索性地提出实 现贵州特色农业高效发展的创新开发模式。 关键词:特色农业;商业模式;创新开发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44(2011)06—0200—04 (二)商业模式创新理论 2011年,贵州省委政府提出了“工业强省”的 正确决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发展地位的降 低,而是需要在以“工业强省”的同时,更要加强、 加快农业发展,才能使工业与农业相协调,农村和 城市统筹发展。发展贵州农业,除了发展常规农 业以保障基本食品供给以外,应该立足贵州农业 资源禀赋,着重发展贵州的特色农业,才能更好地 实现广大农民增收的目的。但是贵州特色农业发 展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模式,才能提升发展的效率 创新的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瑟夫・ 阿罗斯・熊彼特在1912年最先提出来的。熊彼 特认为,“创新”就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 合…n 。即通过对旧资本的有目的的破坏,打破 原来的资本配置、组成与结构,使生产要素(人 员、设备、资金等)得以按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效益 的方向重新优化配置与组合。熊彼特的“创新是 和效益,才能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竞争 优势。本文着重于从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对贵州 特色农业开发进行探索性研究,希望对从事农业 经济增长的源泉”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现代学者 的认同。 “商业模式”一词起源于由互联网的出现而 催生出的一系列新兴盈利模式,后来这个词被扩 展到了其他产业领域。起初人们对商业模式的含 开发的社会各界同仁有些许参考和借鉴。 一、基础理论阐述 义有争议,但是后来逐步形成共识,认为商业模式 概念的核心是价值创造模式。在此基础上,各学 派趋于认同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为:商业模式创 新是指在改变企业价值创造的常规逻辑的基础 上,引入新的盈利模式。2003年左右,商业模式 (一)特色农业概念 对于特色农业的概念,众说纷纭,至今尚无一 个为理论界公认的定义。本文结合各种定义,对 此概念的界定为: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自然 资源禀赋、明显的区域特征、鲜明的民族文化特 色、特殊的产品品质以及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 产业。 创新开始引起国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国外的学 者和企业家普遍认同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使企业或 区域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观点。事实上,一些国 收稿日期:2011—10—20 作者简介:张贵祥(1976一),男,汉族,贵州毕节人,贵州民族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t年第6期 (总第130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 ̄of Guizhou University 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No.6 Dec.201l 外的企业因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而在市场中获得了 竞争优势,例如,Grameen Bank开创微型信贷金 融业务、亚马逊开创网上书店、美国西南航空公司 的低成本运营等都是因商业模式创新而取得巨大 成功的典型案例。2006年以来,商业模式创新也 逐渐受到我国学者和产业界的重视。 二、贵州特色农业的资源条件、发展现状及存 “都匀毛尖”、“湄潭翠芽”、“从江香猪”等十多个 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批准,农产品注册商标申 请量逐年增加,初步形成了一批农产品品牌。但 相比于农业发达省份及相对于贵州蕴涵丰富的自 然资源状况而言,这点成就又显得微不足道。特 色农业资源的开发总的来说还是一种粗放式的开 发方式:生产规模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市场紊 在的问题 (一)贵州特色农业资源条件 首先,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点,形成 了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为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和 演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之成为中国生物资源最 丰富的地区。全省拥有野生植物资源3 800多 种,野生动物资源1 000多种。以刺梨、猕猴桃、 柑橘、核桃、板栗、竹荪、木耳等为主的高营养类植 物分布广、质量好;中药材资源优势突出,占全国 中草药品种的80%,资源蕴藏量约196万吨,其 中杜仲、天麻、吴萸、石斛、黄连为贵州“五大名 药”,享誉中外;有宜林、宜牧的非耕地资源约7 000万亩,其中大量为灌木林和天然草场,可以发 展山地畜牧业;还有大量山塘、水库、人工湖泊等 优质水资源,可以发展淡水养殖。 其次,贵州特色农业资源的突出优势还表现 为差异性强、地域性突出。贵州复杂的地质环境 赋予了特色农产品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也是决 定特色农产品品质的先决条件,使众多特色农产 品呈现出“易地而竭、隔界不长”的现象,例如贵 州刺梨、辣椒、都匀毛尖、富硒大米、从江碰柑、织 金竹荪等农产品资源都具有其他地区不具有的独 特性和不可复制性。 再次,贵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充沛的 当地廉价劳动力也可以为特色农业开发创造有利 条件。 最后,贵州环境污染较轻,适宜于健康食品种 植、加工,是我国最适合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 品和有机食品的地区之一。 以上这些条件构成了贵州特色农业开发的比 较优势,若这些比较优势与创新开发模式相结合, 就一定能够形成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 力。 (二)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贵州特色农业开发取得一定成效。 乱。因此难以走出当地、走向国内国际市场。总 结起来,贵州特色农业的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家群体普遍缺乏创新力,难以形成自 主品牌和主导产业 贵州地处西南腹地,远离国际口岸和发达城 市,加之贵州的交通运输及信息通讯在全国来说 仍相对滞后,这严重制约着对外开放和经济交流, 从而也严重制约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加上涉 农开发的企业家群体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再培 训机会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制约着企业家的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是制约贵州特 色农业开发的根本性障碍。由于企业的资源有 限,又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去整合、 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因而企业创造力低弱,产品 结构单一、档次低、质量差,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 要求,不具备竞争优势,因而就更谈不上形成自主 品牌和主导产业。 2.当地涉农开发企业严重缺乏资金、科研技 术、人才等关键生产要素 一方面,贵州农业开发企业大多是由一些家 庭生产作坊转化而来,企业起点低,科研技术落 后,原始积累有限;另一方面,农业开发投资大、周 期长、见效慢,因此银行或风险投资不愿提供资金 支持。由于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多数企业无力 进行科研投入、设备引进和技术革新,这致使农产 品的精深加工能力难以提高,产品质量难以改善, 产业难以得到升级。此外,人才是决定现代企业 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由于贵州教育和科技、经济 比较落后,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加之贵州农 业产业的生产经营环境较差,使得人才市场上本 身就有限的优秀人才不愿选择进入农业产业工 作。优秀人才的缺乏成为涉农企业发展的突出障 碍。 3.粗放式生产,无序经营,市场紊乱,没有完 201 1年第6瑚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f Guizhou University f(1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No.6 Dec.201l (总第130期) 整的优化的产业链 一方面由于贵州的特色农业开发缺乏统一的 的“特”以从根本上保证价值增值外,还需要延长 特色农业产业链,并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价 值增值,才能实现更高的附加值——这可以通过 “农业工业化”模式来实现。本文表述的“农业工 业化”含义,是指以工业发展的思路及模式来发 展农业,也就是要以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与规模生 产来拉动特色农业种植和养殖。精深加工与规模 生产不仅可以实现一种农产品原料工业化后加工 成多种系列产品,而且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使 科学规划与布局,造成大量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 设;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农业企业投资规模小,生产 经营条件差,没有能力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因 而多数企业拥挤在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原料生产和 粗加工阶段进行生产和销售,这样就很容易造成 了分散、无序、粗放的生产经营局面,不仅难以形 成一条完整的优化的产业价值链,而且众多企业 聚集在同质、品种单一、档次低的初级产品供应环 节上进行相互竞价、恶性竞争,产品大多走不出当 地市场。最终使企业丧失扩大再生产和改进技术 与设备的动力,农民也丧失种养的积极性,这就使 特色农业的开发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与 循环。 特色农产品最终实现标准化以便于仓储、远距离 运输以及便于在各种消费场所进行流通,这些是 特色农产品成为跨省品牌甚至国际品牌的先决条 件。例如,我省的著名品牌“老干妈”就是将初级 特色农产品辣椒经科技配制和工业化生产后制成 多种辣椒制品,畅销到国内外。 三、贵州特色农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开发建议 (一)实施精品农业,发展“一县(市)一品” 的区域特色品牌模式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实施农业工业化模式 中,既需要以科技手段加以研制生产,又要保留特 色农产品的本来性质。也就是说,在特色农业工 业化过程中要确保不能让工业化消解特色农产品 的本来“特色”。 (三)通过价值链分拆、优化重组进行资源整 合的模式 韩国、日本等国家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匮 乏,但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上述两国逐渐 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子:实施 精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无公害农业,打造“一 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上述两国的特色农 业开发迄今为止证明是相当成功的开发模式。 贵州特色农业开发过程中突出的困难是缺少 资金、科研、技术、人才等稀缺资源。缺少这些稀 缺的发展资源就很难实现上述的特色农业工业化 和品牌化。解决这一难题的战略创新之一就是通 我省的地理特征是山多地少,气候多样化、植 被多样化,这种地理特征不适宜像北方和华中、华 南等地区一样实施规模种养殖的大农业模式,但 是可以结合本省的具体情况,部分借鉴韩国、13本 等国的特色农业开发模式,创新我省的农业生产 模式,即在综观贵州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全局、尽 力避免重复投资和产品雷同的前提下,结合各县 市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将特色农业开发与旅游 资源开发进行有机整合,集精品农业、无公害农 业、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以县市为单位发展“一 县(市)一品”,打造具有区域资源禀赋特色及区 过产业价值链的分拆重组来实现当地的特色资源 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先进企业或组织拥有的资金、 科研技术、人才、营销渠道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对接 整合,具体为:首先通过特色资源的大力宣传和前 期市场的调研分析论证,吸引外地客商的投资兴 趣,同时进行“筑巢引凤”,地方企业和政府真诚 提供各种服务和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将外地客商 的资金、科研、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引导到本省 各县市,与当地特色资源进行对接。在此过程中, 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加之各企业为了发挥区域市 域民族文化内涵的差异化品牌,并最终形成以龙 头企业为带动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群落。这样可 场竞争的比较优势,原有的产业价值链和企业价 值链就会被分拆重组,外地企业和当地企业就会 在产业价值链上选择各自最擅长的和最有比较优 以避免竞争无序,产品雷同,品牌无个性,使贵州 各区域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内涵丰富、个性凸出、精 彩纷纭。 (二)实施“农业工业化”生产开发模式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除了要保持特色农产品 势的环节进行生产,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一个企业 从头到尾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生产或在产业 链上自己不擅长的环节进行生产。通过这种产业 201 1年第6期 (总第130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Uniw ̄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No.6 Dee.201l 价值链、企业价值链的分拆重组,可以实现资源的 优化整合,并且由于将省外企业的价值链留在贵 州各地,从而真正可以促进区域产业改造升级,提 升区域产业发展质量和区域产业竞争力,带动区 域经济发展。 (四)山区特色农产品与大中城市高端市场 对接的市场营销模式 业对这些会员实行优先供货和订单农业生产。这 种会员制可以实现大城市高消费群体与山区农户 及企业组织的双赢:一方面高端消费群体可以放 心购买和享受到大城市中鲜见的山区优质特色农 产品,另一方面贵州山区特色农产品可以实现其 本身应有的高价销售的经济价值。 四、结论 特色农产品的“特色”是一个比较性的相对 的概念,这个“特色”是相对于省内外市场中的其 他农产品而言的。如果是在特色农产品的原产 地,这些农产品的差异性就凸显不出来,不会引发 人们的好奇和购买欲望,因而称不上什么特色。 只有这些农产品走出当地市场,才真正算得上是 在当今贵州大开发的大潮中,在省委省政府 实施“工业强省”的战略布局下,基于贵州特色农 业开发具有比普通农业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 值,因而应该将贵州特色农业开发提到更高的战 略地位加以考量,而要实现贵州特色农业的高效 率和高效益开发,商业模式创新必不可少,也行之 有“特色”。而农产品只有具备“特色”,并且做好 市场细分定位,才能卖得上好价钱。 基于上述分析,特色农产品想要实现其价值 增值潜力,必须走出当地市场,走向经济发达城市 的高端市场,才能彰显其自身魅力和价值。简单 有效!本文在分析贵州特色农业的资源特点、开 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后,针对性地提出四个商业创 新模式来实现贵州特色农业的高效开发,权当抛 砖引玉,引出更多的思考和探讨。需要强调的是, 由于本文立足于提出商业模式创新开发的建议, 说来,就是要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将贵州山区各特 色农产品与经济发达城市的高端市场相对接,才 能争取更多的销量和更大的利润空间。 而要想实现这种对接,又必须在现有的销售 模式上进行创新,例如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和会员 制营销就是一种不错的市场对接的机制。就会员 制营销来说,通过营销策划实现大城市里的营销 因而一些人们已熟知或认可的,并且也很可能是 有效的战略建议在此不再列举和赘述。 参考文献: [1]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2]乔为国.商业模式创新[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Oo9. 中介或消费终端与贵州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商或合 作社形成战略伙伴关系,营销中介或消费终端以 [3]Linder,Jane,Susan Cantrel1.Changing business models: Surveying the landscape.Aceenture,2000. 会员的身份下达订单,贵州专业合作社或生产企 责任编辑:吴小叶 On Guizhou’S Speci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Innovative Perspectives of Commercial Model ZHANG Guixiang Abstract:Guizhou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for speci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yet much needs to be done ,to convert the potentials into profits.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s involved and proposes some ways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speci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commercial model;innovativ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