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第1期 2010年3月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chang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1.22.N0.1 Mar..20l0 目的论视角下的《茶馆》特色文化翻译对比研究 余金燕,赵茜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重庆401524) 【摘 要】戏剧文本具有双重性——可读性和可表演性。这使得戏剧翻译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翻译,变得相当复杂。 同时。相较于其它翻译领域,时下对于戏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显得相对较少。故本文通过《茶馆》及其两个英译本对比研 究。从目的论的角度探讨戏剧文本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及其动因,以期对戏剧翻译实践方法技巧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 【关键词】戏剧翻译;目的论;《茶馆》;特色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tibiA【文章编号】1673—1883(2010)01—0017—03 一前言 Katharina Reiss1984年出版的合著——A Framework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翻译理论和实践取得了突 for a General Theory ofTranslation一书中,详细阐述 飞猛进的发展,各种翻译流派思想纷呈,翻译研究 了目的论观点。根据Hans J.Vermeer的观点,“目的 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广。然而,就戏剧翻译这一领 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决定译文的交 域来看,正如苏珊.巴斯奈特所说:“In translation 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 studies,theatre transl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poor 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 relation”。(Bassnett,2001:107),对戏剧翻译的系统 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 的理论研究甚少。而纵观近年来国内外的翻译研 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 究,与戏剧翻译相关的研究论文亦为数甚少。尤其 (translation brief)。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 是国内,关于戏剧翻译的研究主要见于一些毕业论 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仲伟合、 文和期刊,数量极为有限。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应 钟钰:1999)。在Hans J.Vermeer看来,翻译活动除 归因于戏剧翻译的复杂性。较之其它文学体裁,戏 了遵守翻译目的原则外,还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 剧文本具有特殊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 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即,连贯性法则指 具有双重性:既具有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又具有 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 舞台艺术形式的独特性。亦即可读性和可表演性, 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 戏剧文本的这种双重性对戏剧创作和戏剧翻译提 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 出了极高的要求——需同时满足读者和观众,甚至 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 译语受众的要求。而译者在不同翻译目的指导下 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语际连贯类似 会对戏剧文本语言有不同的解读和处理,从而使戏 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 剧译文文本呈现出不同风格——可读性的文学文 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仲伟合、钟 本,可表演的舞台剧本,亦或二者兼具。这种多元 钰:1999)。这样一来,它充分考虑了翻译过程所遇 化风格的译本该如何解读,又该如何评判孰优孰劣 到的种种问题,提出丫兼顾原文和泽文的理论依 呢?同时,用于舞台表演的戏剧文本语言又是具有 据。而它对目标文本的关注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 独特艺术形式且富含文化特色的,这有加大了戏剧 新视角。从目的论出发,对一个译者来说,目标文 翻译的难度。而关于以上问题的尝试性探讨,正是 本的功能效果至关重要。此外,包含目的论在内的 本文的立意所在。 功能翻译理论流派认为翻译活动是一项跨文化交 二目的论 际活动。翻译不仅仅涉及文本语言转换,而且还包 目的论(Skopos Theory)翻译观是由Hans J. 含文化信息转换。当然,这一时期的翻译研究“反 Vermeer提出的,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重要理论之 映了从语言学角度进行文本研究的翻译研究转向 一。Skopos是希腊语,意思是“目的”。20世纪7O 了更加关注文本功能和社会文化的翻译研究” 年代,Hans J.Vermeer首度将这个词引进翻译研究领 (Baker,2004:235)。这些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注入了 域,用于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整个过程, 新活力。基于这些理论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将翻 包括翻译方法和策略。后来,在Hans J.Vermeer与 译目的论与戏剧翻译的结合就是一个尝试。 收稿日期:2009-12-11 作者简介:余金燕(1982一),女,河南南阳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2卷 戏剧文本的可读性和可表演性使得戏剧翻译 变得极为复杂。如何翻译就要取决于译者的翻译 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文学作品译介,则可采取一 般文学翻译的策略技巧,而如果是为了舞台演出, 则又需考虑诸多舞台元素,译文则与前者大为不 同。加之戏剧文本语言锤炼,戏剧舞台元素复杂, 戏剧文本的翻译就显得格外困难。故本文将以著 十年,熟知茶馆语言,说这句话恰如其分,生活气息 浓厚,很有感染力。看两个译本,1Trl通过‘you’re early’、‘Brought your own tea?’这样的简单句,甚至 是无主语的短句,体现原文口语化的表达,虽然没 能充分展示京味茶馆文化,但是在保证舞台演出需 要的同时,尽可能地传达了原文的语气;而rn12则通 过”you gentlemen are up early”、‘Did you bring your 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及其两个风格 迥异的英译本①为例,针对其中富含文化特色(尤其 own tea’这样规范的句式翻译,意思传达了——解 释了“早班儿”的含义,但是毫无语言特色。还有, 是京味文化)的表达,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不同 翻译目的对译者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影响。 三用目的论解读《茶馆》中特色文化因素的 翻译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一部优秀话剧,在国内演 出500多场,多次重排,并代表中国话剧多次搬上国 外话剧舞台。后来,又被拍成电视电影,并翻译成 英、法、日、德等多种语言,收到来自各界人士的热 烈好评。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与其独具魅力的戏 剧语言分不开,尤其是那些富含文化特色的表达, 翻译起来非常困难。在《茶馆》两个英译本中,由于 两位译者翻译目的的不同,翻译策略及译文效果大 相径庭(在下文中,我们称英若诚先生的译本为 TY1,霍华先生的译本为TT2)。基于《茶馆》独特而 丰富的语言文化特色,本文将选取一些具有典型代 表眭的特色语言进行对比研究。 (一)京昧文化 《茶馆》浓郁的京味方言生动传神,很有特色, 如“甭”、“准保”、“眼拙”、“闲在”等对这类语汇的 翻译需要极高的技巧。如: 常四爷:“我这儿正咂摸这个昧儿……” Till:it puzzles me(P18) TY2:What I’m trying to ifgure out…(P33) “咂摸”是非常地道的北京话,“考虑,思考”的 意思。翻译这类词的难度不在于意思传递,而在于 京昧的保留。其实,两个译本都只是意译,京味全 无。两个译本的区别仅在于,1Trl句子简练,比较适 合舞台演出,而1Tr2则相对文雅复杂,适合阅读。这 正是因为两位译者翻译目的不同所致。再如, 王利发“二位早班儿!带着叶子哪?” tIT1:yOU’re early,gentlemen!Brought your own tea?(P73) 1Tr2:you gentlemen are up early today.Did you bring your own tea?(P143) “早班儿”是典型的老北京方言,这句话也是旧 时代问候茶客的常见表达。王利发当茶馆老板几 象“呢”,“啊”,“嗬”,“啦”,“哪”,“呗”等,都是高频 出现的叹词,这些叹词出现在不同语境有不同情感 含义,比如在第一幕康六卖女那一段: 康六:“我,哎!我得跟姑娘商量一下!” qT1:I。wel1.I’11 have to talk it over with my daughter.(P17) TF2:I…ah….I’ve got to talk it over with my daughter.(P31) 康六:“哎!我一会儿就回来!” TT1:yes.I’ll be back as soon as l can.(P17) rITI’2:Ai!I’ll be back as soon as I can.(P31) 这里连续出现了两个“哎”,但含义不同。第一 个“哎”表示一种无望的叹息,而第二个“哎”则仅仅 是一种回答,相当于“是,好的”。1Trl将两个“哎” 分别翻译成“well”and“yes”,符合语境含义,而1Tr2 则试图还原原文叹词的声音。这种对语词的处理 正是一种文化信息的处理,译者翻译目的不同,故 而策略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息解读不同,从而导 致翻译效果不同。 (二)习语谚语 习语谚语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典型的 文化特色。《茶馆》篇幅不长,却运用了很多耳熟能 详的习语,既口语化,又生动活泼。比如: “死马当活马医” “We must try to save her”( 丌1) “We must tyr to breathe new life into her!”(1Yr2) 这句谚语以“死马”、“活马”为喻体,用来形容 对于无法挽救的事情做最后的努力。r兀’1只是根据 上下文进行了简单的意译,而rrI'2则使用了形象生 动的词组(“breathing new life into…”),即便这样, 两种表达也不及原文生动。而就两个译本而言,从 语言角度看,rITr2更传神一些,可是从舞台演出角度 看,,丌1的译者深知舞台演出对对白的要求,复杂艰 涩不适合,更不用说解释说明了。故而采取口语化 处理,简洁明了。再如,庞太监:咱们就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吧! 第1期 余金燕,赵茜:目的论视角下的《茶馆》特色文化翻译对比研究 ・19・ TI'I:let’S both try our best,and see what happens. (P25) TT2:like the Eighth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 we each have our own strength,eh?(P49) 这是一个习语,追根溯源还与宗教有些关联。 它来源于一个道教传说。相传道教八个神 It过东 海时各自展现不同法力。后来这一说法流传,用以 指人们做事各有各的办法,或指各自拿出办法相互 比赛。1Trl依然是意译,简单,口语化;1丫r2则试图 通过直译加解释的译法,试图给读者留下形象生动 的印象。这种方式对读者来说,是可以接受甚至是 不错的译法。但是如果针对现场观众,且其对中国 文化全然不知,这样的处理势必给观众造成困惑。 (三)历史文化 由于《茶馆》三幕剧以三个历史场景为背景,其 中涉及到不少历史典故,在译介过程中,如果不考 虑译语受众的感受,不注意文化信息的适当传递, 势必是要遭遇失败的。比如,第三幕,茶馆主人王 利发的儿媳妇周秀花的话: 周秀花:“……喝茶的不是常低声说:想要活命 得上西山吗?” TT1:…customers are always whispering to each other,“if you want a chance to live,go to the Western Hills”(P71) TY2:…aren’t our customers always whispering:if you want to live you should go to the Western Hills? That’S where the Communist—led Eighth Route Army is.(P137) ・ “西山”指的是当时北京附近的西山一带,当时 是八路军的游击区。这里提到“西山”暗指只有加 入八路军才能推翻黑暗势力,获得新生。对比两个 译本,不难发现,差别在于1Tr2在对自台词中就对 “西山”进行了解释,作为文学读本来说,这是可行 的,而对于以演出为目的的 Irr1,这样的处理就不可 取,对白台词应简洁易懂,琅琅上口,如若添加解释 说明,极有可能使对白不连贯,从而影响演出效 果。再如,第二幕一开始,王利发妻子王淑芬与店 小二李三的对话: 李三:……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 改回来呢! 王淑芬:“……你要还带着小辫儿,看着多么不 加《眼明5 1” Trl:Li San:…I’11 keep my pigtail where it is. What if they decide to reform the reform,and bring the emperor back again? Wang Shufen:…but that pigtail of yours,it’S an eyesore!(P36) TlP2:THIRD—BORN LI…I’m hanging onto my queue in case they reform the emperor right back onto the throne. WANG SHUFEN・・‘your insistence on keeping that queuejust doesn’t ift in at al1.(P69) 男子留辫子是清朝的一种文化现象,辛亥革命 推翻清政府后,这一习俗被废止。此时留辫子就是 一种迂腐守旧的表现。这段对白诙谐打趣,很有深 意,翻译起来很有难度,尤其是对“小辫儿”的翻译, 一般都用pigtail(类似于plait,或美式英语中的 braid),两个译本对词的选择证明了一点,译者选择 的译语受众不同。1Yr1针对观众,采用意译,使之通 俗易懂,语气也尽量轻松调侃。而1Tr2则是直译,针 对读者,语法规整,即使用词生僻亦无大碍,若是做 演出台词,怕是晦涩乏味了。 四小结 《茶馆》两个英译本对一些富含文化信息的表 达的不同处理可以看出,不同的翻译目的对翻译行 为及翻译结果(译本)的影响。1Tr1系我国著名戏剧 翻译家英若诚先生所译,作为《茶馆》海外演出英文 剧本,故而其翻译以舞台演出为目的,在这些文化 信息的处理上,也充分考虑译语观众的感受,考虑 到舞台演出的局限性,无法一一解释,故而采用通 俗易懂的口语化表达(简单句,口语词的大量使 用),以传递剧情思想内容为原则,以达到舞台演出 效果;而Tr2作者是加拿大人John Howard—Gibbon, 出于对北京文化的热爱而翻译《茶馆》,在翻译过程 中试图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特点,在某些特 色文化信息的翻译处理上不惜牺牲内容而保持形 式(如把“常四爷”)翻译成“FOURTH ELDER CHANG”),充其量只能算是一般的文学翻译活动。 这种翻译动机、目的对译作的影响在对比中清晰可 见。即便是面对戏剧文本这种具有双重性的文本, 即便是象《茶馆》这样富含语言文化特色的剧本,译 者依然面临选择(可读性亦或可表演性的选择)并 基于不同翻译目的而做出不同的选择,。评价这样 迥异的译本,不是一句简单的孰优孰劣可以涵盖 的。当我们了解了译者的翻译目的后,对于译本的 评价就会更加客观、准确。 第1期 徐天乐.倪刚:社交语用失误的认知透视 ・ 23 ・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Sociopragrnatic Failure XU Tian-le,NI Ga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 Abstract:The imagery in human mind has its own diverse profiles.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emantic profiles of certain concept,different cultures may have diferent interpretations or interpretive bias toward a certain word,which causes sociopragrnatic failure.Meanwhile,the appropriateness of language use depends on the choice of script;thus incorrect choices,caused by the changing of pragmatic parameters or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mental representations,also leads to soeiopragmatie failure. Key words:Sociopragmatic Failure;Imagery;Script (责任编辑:张俊之) ’ “● (上接19页) 注释及参考文献: ①本文选用的两个英译本为老舍,《茶馆》,英若诚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茶馆》,霍华(Howard一画bbon) 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年。 ’ [1]Baker,Mona.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iton Press, 2004. [2]Bassnett,Susan and Lefevere,Andre.Construcit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it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ng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Munday,Jeremy.Introducing Transhtion Studies[M].London:Roudedge,1998. 【4]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Ⅱ】.中国翻译,1999,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ransition of Culture.-loaded Factors i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Teahouse Based on Skopos Theory YU Jin-yan,ZHAO Qian (School ofForeign aLnguages,Yueai College Attachedto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1524) Abstract:The duality of a dramatic text————1 adability and performability makes drama translation quite complicated,rather different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other literary genres.Meanwhile,compared with other translation ifelds,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drama translation is rarely involved.So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takes Teahouse and its two English versions as example,tentatively explores the practical methods of drama translation rf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and tires to offer some positive opinions to the further study in drama translation. Key words:Drama Translation;Skopos Theory;Teahouse;Culture-loaded Factors (责任编辑:张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