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资讯 线路攻略 景点大全 国内游 境外游 美食特产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上海长宁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4-03-14 来源:锐游网
2021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故木受绳则直,(2)。(《荀子•劝学》),尘满面,鬓如霜。(,《江城子》两(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句,不避用字重复,直接点出登临之所。2.按要求选择。(5分)(1)小冬要向北方网友介绍江南的春天,他想借用古人诗句,以下适合他选用的一项是()。(2分)A.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B.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C.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D.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所谓知行合一,并非主张知行总是一回事,而是说,知到切身处,知与行就合一了。“知”和“行”本来是两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而“知行合一”初听起来则似乎“与常识相融合”②正因为它们是两回事③这差不多已经表明“知”和“行”是两回事④“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这些话才是可解的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④①D.④①②③【答案】1.(5分)(1)金就砺则利(2)纵使相逢应不识;苏轼(3)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2.(5分)(1)(2分)D(2)(3分)C【解析】1.考查古诗词背诵默写,上下句默写中注意词语的准确性,第(3)句中注意提示语“用字重复”,可以定位到首联。2.(1)考查诗句的运用,情境主要是“江南”的春天,分析四个选项,A项展现的是雪花飞舞的情景,B项的“霜”可知是秋季,C项的抒发世事变迁的感概,且是北方“汴京”景色,D项正确。1(2)根据语文知识进行排序,整段语句主要内容是“知”和“行”的关系,③句分析“知”和“行”的不同,紧承原句,确定为首句,②句中的“正因为”和④句中的“才”构成因果关联,并承接③句,①句分析“知行合一”作为总结句,所以答案选C。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散文的情感王冰①在散文写作中,情感被无端强调得厉害,甚至有人直接告诉年轻一辈散文写作者,说只要写出了你心中的真情实感就是散文了,情感越强烈,越是好散文。情感人人都有,作家的情感不一定比一般人更强烈,比别人更为强烈的情感也并不会使一个作家在写作中更加出类拔萃。况且,如果艺术包括文学不是首先以技艺比高下,而是以情感强弱为标准,那么艺术家和一般读者之间又有什么差别?②在散文写作中,情感当然很重要。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陆机《文赋》中有“缘情而绮靡”的话,白居易也提到“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一个作家如果能把情感写好了,确实可以写出好作品。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李密的《陈情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枚的《祭妹文》、林觉民的《与妻书》等,都是因为文章中的真实情感才流传下来的。前几日又读平凹先生的《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觉得也是这样的文章。③但问题是,当散文的抒情性慢慢被确定,并成为散文写作的圭臬之后,情感就..在散文创作中成为怎么也逃不脱的东西了,成为散文家最为熟悉的一个概念,也成为被前辈作家一遍遍谆谆教导的散文写作的要素。这个教导确实有好处,可以促使我们写出情感浓厚、感人至深的作品来;同时它也有害处,会导致散文也就只能在情感这个圈子里跑来跑去了,脱不出去,然后就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直到毙。④一个正常人的情感肯定是自发的,不会那么理性,那么文字中的情感是吗?并且我们写出的散文是要表现这些自发的情感吗?现实情感并非艺术情感,现实情感的真实也并非艺术情感的真实。比如一个散文家在写高兴的时候,我们并不要求他一定高兴,这个散文家也没有必要一定高兴。我们对他的要求不是对他的情感要求,而是对他写出的作品有所要求。⑤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描述情感与表现情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文章中直接写“我愤怒”这句话,就是描述,但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在文章中要表现“我愤怒”的意思,应该基本不会直接用这三个字来表达。就是在现实中,人悲伤了,几乎也没有人大呼“我悲伤”,只是愁容满面、流泪满面、啜泣或者号啕大哭吧。因此,在文学创作中,情感表现是要有载体的,古诗词中就有很多,“柳”和“留”就是典型的一种,于是也才有了“灞桥折柳”的千古吟唱,也就是说这个载体是可以将情感呈现为表象的东西,空喊绝对不是散文写作中所说的情感。宋人魏泰曾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说道:“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写作中,有了理智把控的情感,才能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体验到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⑥一般说来,情感具有家族相似性这样的特点,而且大多数被我们贴上了“喜怒哀乐愁”的标签,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我们表达出的有限的感情往往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罢了,我们能抓住的所谓的情感,不过是它与人相同的部分,又是被定义好的一面,而且必须是言语能够加以表达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人与人的情感类型基本2是一致的,如果以此作为衡量文章高下的标准,是有很大的问题和难度的。而且情感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情感背后的道德取向才使之具有了高尚与龌龊之分。比如人的悲伤高兴是一样的,只是为了什么事情悲伤高兴才具有了道德的判断。在文学创作中,作品中的情感首先是作为审美的情感,而不是作为道德的情感。善良可以造就一个诚实的人,却不能造就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当然,艺术对于道德是有所要求的,没有什么豁免权,但是,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肯定首先不会是在道德上论上下、比高低。进入作品和在作品中完成的情感首先都是作为审美的而不是作为道德的情感。⑦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作家在作品中所写的情感,原则上要经得起任何人去体验它,因此它是有组织的、可以塑造出来的具体化的情感,或者说是理性化的情感。理论上说情感都是可以来表现的,但是真正的写作实践中,情感又确实是有适于被作家表现和不适于表现的。而且如果说散文家的写作就是将情感表达出来,这对于谁来说都很困难,因为这首先要求他必须绝对坦诚和坦率。如果要求一个作家在绝对坦诚的时候才进入写作的状态,我想他是无法完成对于情感写作的选择和抒写的,这既在理论上说不通,又在实际中行不通,不可能实现,所以一个作家能找到一种能够进入审美的情感,并有能力把这种情感放进自己的文字中,就已经是很大的奢望了。(选自《散文的传统》,有删改)3.第③段加点词“圭臬”在文中的意思是4.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A.理性有助于散文写作的情感表达。B.抒情性成为散文发展的最大桎梏。C.表现情感失去了描述情感的真诚。D.散文情感不需要经受道德的评判。5.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A.情感越强烈,越是好散文。B.情感类型无高低优劣之分。C.人与人的情感类型各不相同。D.作家表达情感时要绝对坦诚。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2分))。(3分)。(2分)7.从第②段画线部分所举文章中任选一篇,运用本文的相关观点分析其情感处理。(4分)3【答案】3.(2分)准则4.(3分)A(选B得1分)5.(2分)B6.(5分)答案示例:本文在承认情感对于散文写作的重要性的同时,批驳了教条地以情感本身为准绳且将散文情感与作家现实情感混为一谈的散文写作观,并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散文的情感是艺术情感而非现实情感;散文写作是表现情感而非描述情感;散文的情感首先是审美情感而非道德情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散文中的情感是有组织的、理性化的情感。7.(4分)答案示例:如《项脊轩志》,情感真实而浓厚,感人至深,而其情感处理仍然是理性化的。作者善于通过写轩中生活琐事来表现情感,所写之事经过精心筛选并有严密的组织;作者还善于以轩中之物为载体来寄托深情,如其结尾处用枇杷树之茂盛来表现对亡妻的思念之深。该文情感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其艺术魅力也远远超出了道德层面的判断。【解析】3.考查词语解释。该词语所在的语句句意为“散文的抒情性”成为散文写作的“圭臬”,分析抒情性对散文创作的意义,所以结合上文“以情感强弱为标准,那么艺术家和一般读者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可知,圭臬为“标准”的意思。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A项对应第④段语句“有了理智把控的情感,才能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体验到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所以正确。B项强调抒情性是散文发展的最大桎梏表述不严紧,文章第③段强调抒情性对散文创作的影响有优有劣,不可一概而论。C项对应文章第④段,属于无中生有,D项对应文章第⑥段内容“情感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情感背后的道德取向才使之具有了高尚与龌龊之分”,可见情感背后的原因需要经过道德的评判,因此D项表述不正确。6.考查文本内容理解,A项内容与文本观点完全相反,属于作者要批判的内容。B项对应第⑥段“人与人的情感类型基本是一致的,如果以此作为衡量文章高下的标准,是有很大的问题和难度的”,所以正确。C项与“人与人的情感类型基本是一致的”相反,错误,D项与原文第⑦段“要求一个作家在绝对坦诚的时候才进入写作的状态,我想他是无法完成对于情感写作的选择和抒写的”不一致,错误。6.概括文章思路结构,通读全文,本文对想在散文创作以情感为主的状况提出批判和自己的思考,所以确定本篇文章是一片驳论文,文章在1-3段中指出当今散文创作将情感奉为准者的现象并客观评价了创作观,肯定情感的重要性但不能教条的将散文情感和作家情感混为一谈,接着对该观点进行论述,从散文情感和现实情感不等同,散文情感主要是表达情感不是描述情感,散文情感是作为审美的而不是作为道德的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最后总结得出自己的观点-情感是有组织的、理性化的。7.利用文本观点解读材料,先分析文本关于情感处理的观点,即情感是真实的但现实情感和文本情感不同,情感是有组织、具体化的、理性化的,散文是表达情感,情感需要载体,情感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情感背后的道德取向才使情感有高尚和龌龊之分但进入作品中的情感使审美而不是道德的,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所给作品的情感。(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牧归4刘国星①夕阳斜坠荒原,草场、牛羊、蒙古包被蓦然涂抹上一层橘黄。爷爷和我走出包外,他拉响了马头琴。牧羊犬趴卧在不远处的勒勒车旁,歪愣着脑袋打量我爷爷,黑漆漆的眼珠子一动不动。我爷爷银须飘飘,抿一口酒,捻弦,运弓。琴声似水,随风荡溢。牧羊犬伸出红红的舌头,舔舔嘴,也学着我双手支下巴的样,把头抻在前爪上,神情悠闲专注。②草场的牛羊听到琴声,仿佛听到了号令。三三两两停住嘴,抬起头,往营盘聚集。牛走一条线,头牛领队,后面的牛就码着蹄印回来了。羊走一大片,头羊打头,身侧却是前呼后拥,一团一团走过来。那天我问爷爷,咱家有牛羊,咋没马和驼?爷爷说,牛羊恋家,养活它们天天能看到,心就踏实。马和驼就不行了,它们白天黑天都在草场里,你不寻,它是不回营盘的,像是野牲口!听了这话,我心里有点走神。③除夕那天,阿爸和额吉才急急地赶回家,是坐汽车回来的,“突突”的马达声和尖锐的喇叭声惊得牛羊四散奔逃,牧羊犬也围前绕后地狂吠。阿爸和额吉都没穿蒙古袍子,穿的是短短的棉裤羽绒服。阿爸和额吉热情地来抱我,我怯怯地打量他们,脚却不由自主地往后退。熟悉又陌生啊!我爷爷却打起我的哈哈,你呀,你不是想他们吗?咋还躲呢!我一下子窘迫得脸红起来,流出了泪。④第二天,阿爸和额吉趁我熟睡时就返回城里了,说是去挣钱,耽误不得的!接下来,又是一年没有露面。⑤营盘里一阵慌乱,牛羊都争先恐后地奔向长长的水槽子,低头喝水。一排一排的犄角碰得噼啪作响。眼前的牛羊皮毛厚实,被风梳理得熨帖闪亮。可我还是看出来,它们骨子里的那种冷。它们是害怕这冬天的。我感叹地说,爷爷,要是没有冬天多好!牛和羊就不冷了!爷爷说,不行,那样牛羊肉就不好吃了,它们只有经过冬天的掉膘,再上膘,肉才瓷实,才有嚼头。要不就全是些水肉。还有冬天草干,没有水分。牛羊吃一天,口干舌燥,不饮水,会生病的。倒是那骆驼,几天几夜不喝水,也能撑得住,真是个野骨头!⑥除夕夜,阿爸和爷爷一起饮酒,阿爸喝了两杯就放下了,说是长时间不喝酒,一喝就头疼。爷爷就嗤嗤笑着,自斟自饮,说,你真是退化了,草原汉子不能喝酒?我们年轻那会,几个人纵马草原,酒袋子满天飞,哪有个醉啊!我听了爷爷的蛊惑,偷偷抱过酒袋灌一口,却呛得我咳嗽出了眼泪,惹起一包的哄笑。⑦夕阳坠下去了,牛羊喝完水,在爷爷的琴声里走进围栏。虽挤搡却不喧闹,都寻到自己的位置停下来。大地慢慢被暮色包围,终于黑下来了。牧羊犬却噌一下站起身,一溜小跑,巡视营盘去了。爷爷频举牛皮酒袋,琴声不歇,若断若续。牛羊在栏里传来反刍声,我偎依着爷爷,似睡似醒。阿爸和额吉睡了吗?还有三天就过除夕了,他们又该回来了。这回我要扑进他们的怀里,赖着不出来。想到这里,我涌起一丝忧伤,一丝甜蜜。⑧牧羊犬悄没声地返回来了,四周一切都静下来了。爷爷抱起我走回包里,燃起灯烛。爷爷细细地看着我,我微闭着眼,装睡。可爷爷仿佛看出了我的秘密,说,这孩子,是不是又想阿爸和额吉了。我没有做声,但我分明看到,有一串闪亮的水珠子,从爷爷皱纹纵横的脸颊滚落……8.第⑤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59.标题“牧归”蕴含着丰富的情思,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分析。(3分)10.文中两次描写夕阳,分析这两处环境描写对展开情节的作用。(4分)11.本文的叙述视角比较特殊,请赏析其效果。(4分)【答案】8.(4分)答案示例:牛羊皮毛的“厚实”“熨帖闪亮”与“骨子里的那种冷”对比鲜明,其外在表现与内在感受差异明显,这颇有象征意味,与“我”的生活状态有相似处。“冷”“害怕”等词赋予牛羊以人的情态,表现出“我”对牛羊的理解之深、与其关系之亲,有力衬出“我”没有父母相伴时的孤独。画线部分话语蕴藉、耐人寻味,很有表现力。评分说明:一个角度2分,整体评价1分,给满4分为止。9.(3分)答案示例:“牧归”勾勒出日暮时牧人归来牛羊回圈的画面,蕴含着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对“我”父母归来的期盼,传递出亲人两地分隔(牧归而亲人未归)的感伤,并传达了对草原传统生活形态的留恋和对其回归的渴望。10.(4分)答案示例: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傍晚,渲染了日暮牧归的气氛,为写“我”怀念和盼望父母回归的情节作了铺垫。第二处对夕阳的描写将小说叙事从回忆再次拉回现实,使情节的展开既有波澜又衔接自然。11.(4分)答案示例:本文以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叙述者,也是小说中的人物,而且是个儿童。运用这样的限知视角,写“我”这个留守儿童的所见所闻所感,便于揭示人物内心活动,使内容更集中地表现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影响。运用这样的叙述视角,还有助于消释读者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陌生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更容易引发读者对小说所描述的社会底层人物的理解、同情和对小说所反映的这种具有普遍性的农牧民外出务工现象的深入思考。【解析】8.考查语段的表现力,该题型主要是分析语段的手法,分析该语段主要内容是冬天牛羊虽然毛厚实但“我”仍然觉得它们冷,涉及牛羊和“我”两个对象,分析时除了手法必须将这二者结合起来理解。“厚实”和“冷”形成对比、反差,与“我”的生活状态类似,所以有象征意义。“冷”、“害怕”运用比拟手法,但这种“冷”是“我”的感受,所以体现出“我”对牛羊的观察之细致、感情之深,再结合“我”的处境分析原因,可知是以此衬托“我”的孤独。最后注意进行鉴赏,该句含义丰富蕴藉,耐人寻味。9.分析标题的含义,聚焦标题“牧归”,联系全文可得出表层意思日暮时分牛羊和牧羊人归家的情境;联系文章主旨可分析出作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爷爷和“我”盼望“我”的父母归家,而父母离开草原去往城市的行为背后喻示着现代文明带来了草原创痛生活形态的变化,所以盼归中又蕴含了对创痛生活状态的回归的期望。610.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题干限定从情节发展角度分析,分析全文的情节,两处“夕阳”出现在“我”回忆去年除夕父母回家的情节前后,所以第一处的环境描写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日暮时的氛围,为后文的回忆铺垫,第二处的夕阳是由回忆回到现实的部分,由虚及实,使文章形成由实及虚再由虚及实的构思特点,用夕阳这一傍晚特有意象来衔接,自然而又使文章波澜起伏。11.分析文章叙述视角。文本以“我”的所见所感来展开故事,所以属于第一人称限知视角,显得真实,便于叙写“我”的故事,抒发感情,使读者能够深入到“我”的内心,真实了解“我”的故事,体会“我”的情感,拉近距离,产生对“我”的同情和对“我”的生活状况的原因的深入思考。而“我”是一个小孩子,所以属于孩童视角,更能唤起读者对“我”的理解、同情,消除陌生感。(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唐〕韩偓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①愁态静中深。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注】①腻红:一作“腻香”,此处指代花。腻,浓。12.根据诗意,适合做本诗题目的一项是(A.葬花B.惜花C.春雨)。(1分)D.秋夜)。(2分)13.对第二、三联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写远近高低之景,画面有立体感。B.不限于写眼前之景,扩大了意境。C.先悲后喜,欲扬先抑,情感丰富。D.情景交融,笔触细腻,感染力强。14.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5分)【答案】12.(1分)B13.(2分)C14.(5分)答案示例1:首联写即将落下和稍晚将落的残花,烘托出流连不舍的心情;颔联写雨打风吹、水流花落的落花情景,并直接用“恨满”表现出满怀的痛惜、怅恨;颈联设想花落后的遭遇,表现出对落花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悼惜;尾联写对酒浇愁并遥想明日残红去尽的情景,传递出浓浓的伤春之意,交织着诗人自己的身世怀抱。答案示例2:首联写即将落下和稍晚将落的残花,烘托出流连不舍的心情;颔联写雨打风吹、水流花落的落花情景,并直接用“恨满”表现出满怀的痛惜、怅恨;颈联以退为进,为落花犹能得到遮护而欣慰,表现出对落花的爱惜之深,进而表现出对花落7的伤感之深;尾联写借酒消愁并遥想明日绿荫一片的另一番景象,伤春之意中又透出一丝豁达。【解析】12.为诗歌添加标题,实则是从整体上理解诗歌,分析全文内容可知作者看到开得正盛的花被雨水打落枝头,零落成尘,忧愁渐起,但最后情感一转,变为“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洒脱豁达,所以本诗的重点是惜花。13.赏析诗句,第二联主要是作者看到雨打风吹,片片落花随水而去的情景,心生惆怅,第三联设想落花的处境,落花如果能得到苔藓的遮护还算欣慰,最担心花落泥土,沾满泥污,表现出对花的爱惜之深。所以C项先悲后喜、欲扬先抑理解错误。14.抒情方法分析,考察抒情方法和感情,需要结合每一联诗歌来分析。首联写即将落下和稍晚将落的残花,烘托对花的爱恋不舍,奠定全诗惜花的感情基调。接着两三联写花在风吹雨打中掉落并随水流而去,接着设想落花的处境,表达爱惜伤感之情,其中“恨满”属于直抒胸臆,第三联以退为进,抒发感情,第四联情感发生转折,诗人借酒浇仇之时反而明白了道理,生发出“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洒脱豁达。(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1分)刘仁轨传①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武德初,补息州参军。累迁给事中。②初,苏定方既平百济,留郎将刘仁愿守其城,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抚纳残党。文度死,百济故将福信及浮屠道琛迎故王子扶余丰立之,引兵围仁愿。诏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统文度之众,并发新罗兵为援。仁轨将兵严整,转斗陷阵,所向无前。信等释仁愿围,退保任存城。既而福信杀道琛并其众招还叛亡势张甚。③仁轨与仁愿合,则解甲休士。时定方伐高丽,围平壤不克。高宗诏仁轨拔军就新罗与金法敏议去留计。将士咸欲还,仁轨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国家者,得专之。今天子欲灭高丽,先诛百济,留兵镇守,制其心腹。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战胜之日,开张形势,腾檄济师,声援接,虏亡矣。今平壤不胜,熊津又拔,则百济之烬复炎,高丽之灭无期。吾等虽入新罗,正似坐客,有不如志,悔可得邪?扶余丰猜贰,表合内携,势不支久。宜坚守伺变以图之,不可轻动。”众从其议,乃请益兵。④时贼守真觇城,仁轨夜督新罗兵薄城扳蝶①,比明,入之,遂通新罗鑲②道。而丰果袭杀福信。会诏遣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军浮海而至,士气振。⑤百济余党悉平。仁师等振旅还,诏留仁轨统兵镇守。仁轨署官吏、开道路、赈贫贷乏、劝课耕种,民皆安其所。遂营屯田,以经略高丽。仁愿至京师,帝劳曰:“若本武将,军中奏请,皆有文理,何道而然?”对曰:“仁轨之辞,非臣所能。”帝叹赏之,超进仁轨六阶,真拜带方州刺史,赐第一区,厚赉妻子,玺书褒勉。(节选自《新唐书》)【注】①扳蝶:指攀援城墙。②镶:同“饷”。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信等释仁愿围.(2)厚赉妻子.(())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8(1)宜厉兵粟马(.A.对……严格(2)以经略高丽(..A.治理B.筹划)C.警惕D.磨砺B.使……凶猛)C.指官职名D.支援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扶余丰猜贰,表合内携,势不支久。宜坚守伺变以图之,不可轻动18.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既而福信杀道琛并其众招还叛亡势张甚19.第⑤段写到皇帝“超进仁轨六阶,真拜带方州刺史”,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3分)20.第③段写到刘仁轨在“将士咸欲还”时讲的一番话,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5分)【答案】15.(2分,每空1分)(1)解除(2)赏赐16.(2分,每题1分)(1)D(2)B17.(6分)答案示例:扶余丰对福信心怀猜忌,(与他)貌合神离,势必不能撑持多长时间。我们应当用坚守等待敌方发生变故的策略来谋取胜利,不可轻举妄动。18.(3分)答案示例:既而福信杀道琛/并其众/招还叛亡/势张甚评分说明:标识三处或以内的,标对一处给1分。标识三处以上的,多标一处扣1分,扣到0分为止。19.(3分)答案示例:刘仁轨善领军也善文事,表现了出众的才华,值得重用。刘仁轨功绩突出,应该予以褒奖提拔。刘仁轨可以在经略高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在百济所为深合帝心),有必要褒奖提拔。20.(5分)答案示例:刘仁轨指出,出征在外的将帅为大局而有所专断,是有经义可循的。继续留下对敌,符合朝廷的战略意图,而且从双方形势看,此时留下对己方是有利的。如果撤军,形势将随之变化,朝廷的意图将更难达成。他还特别指出敌方存在发生内乱的可能性,应该伺机而动。他从报国大义、朝廷意图、敌我形势、留战与撤军的不同后果、当前机遇与策略五个方面逐层论述,环环相扣、有理有据,说服力强。引用儒家经典要义,强化了论据的权威性。不仅晓之以理,他还动之以情,从个人志趣抱负的角度劝说众人,很有鼓动性。【解析】15.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能力。本题考查的两个实词都不是很难,结合文章前后文分析可知,刘仁轨去解救仁愿被围,可知“释”翻译为“解了”。第二个由文章最后可知皇上赏赐刘仁轨的妻子,且前文有“赐”,可翻译为“赏赐”。91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能力。结合前后文“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可知准备打仗需要强大的战马和充足的粮食,所以选D。由前文“遂营屯田”可知,刘仁轨治理地方,准确充分,是为了打高丽做准备,所以选B。1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关键字词,如“贰”从属二主,这里可意译为猜忌;“表合内携”意译为貌合神离;“伺”等待;“图”图谋。18.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断句考查学生的口感以及基础断句的技巧。由本题可首先从名字入手,“道琛”后可断;且由后文可知福信对抗,需要军队,可从“众”和“叛亡”出断。19.本题考查概括人物事迹的能力。结合文中的句子:(1)仁轨将兵严整,转斗陷阵,所向无前。善领军;(2)帝劳曰:“若本武将,军中奏请,皆有文理,何道而然?”对曰:“仁轨之辞,非臣所能。”善文事(3)而丰果袭杀福信。会诏遣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军浮海而至,士气振;有功绩(4)仁轨署官吏、开道路、赈贫贷乏、劝课耕种,民皆安其所。遂营屯田,以经略高丽。2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由第三段可知,刘仁轨在说服士兵时非常有说服力。从为将原则、报国大义、敌我双方战争形势以及战与不战各自不同的后果,还引用经典书籍,强化权威性,且从个人的抱负出发,情理结合。译:①刘仁轨,字正则,是汴州尉氏人。在武德初年,补任息州参军,多次调动到给事中。②当初,苏定方平定百济国以后,留下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城,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任熊津都督,安抚收容百济的残余兵众。王文度死了,百济国的旧将福信以及和尚道琛接回原来的王子扶余丰立为国王,带领兵众围攻刘仁愿。朝廷诏令刘仁轨任带方州检校刺史,统领王文度的兵众,并且调遣新罗国的部队作为援军。刘仁轨带兵严格整肃,轮番战斗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福信等人解去了对刘仁愿的包围,退兵守卫任存城。后来福信杀掉了道琛,吞并了道琛的人马,招回了叛逃的百济士卒,声势嚣张得很。③刘仁轨和刘仁愿会合以后,这才休整部队。这时苏定方征讨高丽,围攻平壤没有攻克。高宗李治命令刘仁轨带领部队到新罗国去和金法敏商议是回国是留守的主意。将士们都想回国,刘仁轨说:“按照《春秋》的义理,大夫出征国外,只要是可以使朝廷安宁、国家有利的事,就得专心一意地去做。如今皇上准备消灭高丽,首先消灭了百济,留下部队镇守,控制了它的要害。虽然叛贼强横,但它的兵卒劳役并不充足,我们应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趁它没有准备,打它个措手不及,百战百胜万无一失。到了胜利无疑的时候,摆开决战阵势,驱马传递文书请求朝廷增派军队,声援接应,敌人就可消灭了。眼下平壤没有攻克,熊津又放弃了,那么百济死灰复燃,消灭高丽就不知是哪年哪月了。我们虽然驻进了新罗国,但这正像客人一样,发生了不称心的事,后悔还来得及吗?百济的扶余丰对福信心怀猜忌,貌合神离,势必不会支撑多长时间。我们应当坚持守卫等它发生变故再去消灭他们,目前不能轻率行动。”大家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请求朝廷派遣增援部队。④百济的兵众守着真岘城,刘仁轨乘着夜晚催促新罗的兵卒悄悄来到真岘城下攀援城墙,黎明时分,攻进了真岘城,于是打通了新罗的运粮道路。扶余丰果然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杀掉了福信,派遣使者到高丽、倭国请派援军。朝廷正好诏令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领军队渡过渤海到来了,士气振奋。⑤百济国的残余势力全部消灭。孙仁师等人整顿部队班师回朝,朝廷诏令刘仁轨留下率领军队镇守百济。刘仁轨设置官署属吏,开辟道路,建设村庄,修复堤坝塘堰,救济贫困人家,鼓励农业生产,替他们建立土地神庙,百济的民众都安居下来。守军于是垦种土地,筹划平定高丽。刘仁愿回到京城,高宗慰问他说:“你本来是位武将,写来的军事奏表文书,都合乎礼仪格式,用什么办法达到这个水平的呢?”刘仁愿回答说“:都是仁轨的手笔,不是我能写出来的。”高宗赞赏刘仁轨,破格提升他六级官阶,正式任命他为带方州刺史,奖给他一处住宅,给他夫人孩子丰厚的赏赐,送去盖有御印的文书进行表彰。(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0分)10味书阁记——为徐德夫右司作〔南宋〕刘克庄①阁在丰城山间。名,子贱潘公也;笔,广微袁公也。德夫读书其上有年矣,去而仕于朝,因以其所读者为天子言之,忠愤激发,几忤上意。竟坐是由省闼①放还故山。或窃笑曰:“世盖有剽窃涉猎书之毫芒而光显遇合者。德夫无所不读,顾龃龉留落如此,意者书误德夫耶!德夫宁能味此无味之味耶??”德夫亦叹曰:“有是哉!”②夫书无穷尽,味有浅深。尝试以古今人观之;行之笃、守之固,味之深者也;先信而后畔,始合而卒离,味之浅者也。叔孙通、鲁两生皆学《礼》,一以取封,一没世无闻。舒、弘皆学《春秋》,一起徒步拜相,一老摈郡国②。󱀍非深者守道而难合,浅者谐世而易售欤?使其果深于书,捽茹山雌也③,脱粟太牢也。苟为不然,如啖土炭,如嚼蜡火,将唾弃之矣。然则德夫之所味,固世之所不能味;世之所味,固德夫之所不屑味欤!③或又曰:“阁仅三间,奚其记?”余曰:“不然;石渠、天禄④;高则高矣,而不能逃莽大夫之讥;临春、结绮⑤,美则美矣,而不能湔⑥狎客之谤。德夫阁虽小,然圣贤之事具焉,古今之变合焉,天下、后世之责在焉。德夫味之不已,出则为遗直,为名臣;处则为高士,为全人。是阁与天壤俱敝矣。勿记,可卑?!”(选自《后村先生大全集》)〔注〕①省闼:禁中,宫中。②老摈郡国:指董仲舒为公孙弘所译而出为胶西王相。③捽茹山雌也:指采食野菜如同吃野鸟的肉一样鲜美。④石渠、天禄:汉宫中藏书阁名。扬雄曾校书其中,后撰文讨好王莽,朱熹在《通鉴纲目》中称他为“莽大夫”。⑤临春、结绮:南朝陈后主宫中的阁名。⑥湔:洗。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岂B.盖C.然D.且)。(1分)22.第②段在举了“叔孙通、鲁两生”这组例子之后,又举出“舒、弘”的例子。请分析后一组例子在说理上的作用。(3分)2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文写法上特点的一项是()。(2分)A.正反对比B.骈散结合C.叙议结合D.借物喻人2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答案】21.(1分)A22.(3分)答案示例:以世人皆知的典型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读书味深者和味浅者际遇有别。举例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如果仅举“叔孙通、鲁两生”这一组事例,很难证明所论现象的普遍性,加上“舒、弘”这一组事例,则增强了论11据的说服力。前一组事例所举双方有用与不用之别,这组所举双方则有重用与否之分,避免了同类重复,更有助于证明所论现象的普遍性。评分说明:第一点1分,后两点每点2分,给到满分为止。23.(2分)D24.(4分)答案示例:本文从“书无穷尽,味有浅深”入手,肯定了阁的主人德夫是“味之深者”,为德夫因“忠愤激发”而遭“放还”的遭遇感到不平,并表达了对读书味之深者“守道而难合”、味之浅者却“谐世而易售”这种现象的慨叹、批判。同时,本文还对德夫因“味之深”而不“畔”不“离”的操行表达了认同、赞美。文章以事论世,借古论今,借题发挥,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意图。【解析】21.本题考查虚词的能力。由文章可知作者在反问,且固定搭配“岂非”可知,选A。2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的举例作用和含义。事例读者都比较熟悉,且事例多则信服力越高。所以举两则例子,从不同方面证明作者观点。2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记类文章的特点是叙议结合,且第二段多对偶句和散句,举例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故选D。24.本题考查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在做了必要的交代后,便据之生发,借题发挥,大发议论。文章从“书无穷极,味有浅深”入手,引发出对书本味之深者“守道而难合’,而味之浅者却“谐世而易售”的深沉慨叹,从而为德夫的“忠愤激发”而遭坎坷愤愤不平。并进而以石渠、天禄、临春、结绮等高大华丽的阁为反衬,阐明阁的价值不在于建筑物本身的大小美恶,而在于其中之人是否认真读书,进德修业。再点明徐德夫由于做到这点,所以他无论出仕或隐退,都能遵循圣贤的教导。阁以人传,因而味书阁也将与天地共存亡了。文章以事论世,借古论今,层层推拓,由微知著,说理深刻,立论鲜明,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译:①味书阁在丰城的山里。取名的人是潘子贱,题款的人是袁广微。德夫在阁上读书已有好多年了。离开阁而入朝做官,就把他读书的心得讲给皇上听,抑郁在他心中的忠言谠论激切地吐露出来,几乎忤逆皇上的心意,终因此而从宫廷中放还故山。有人讥笑道:“世上大概有些人由于以剽窃书中的片言只语或一知半解地得到的零星知识,光荣地得到了君王的赏识。可是德夫无书不读,反而与君王龃龉不合而穷困失意,想来是书误了德夫吧!德夫难道能体味这种没有意义之书的旨趣吗?”德夫也叹口气说:“有这种情况呀!”②书是没有穷尽的,而旨趣却有浅深之别。试以古代和古今的人看这问题:对书中有讲的实行得真诚、信奉得坚决的,是对书体味得深的人;先信奉而后背叛它,开始投合而终于背离的,是对书体味得浅的人。叔孙通和鲁国的两位儒生都学《礼》,叔孙通用来取得封侯,而鲁两生却到死也没有名声。董仲舒、公孙弘都学《春秋》,公孙弘被举荐,由布衣而拜相封侯,董仲舒却以垂老之年被谮而摈弃于边远郡国。这难道不是对书本体味得深的人,因为信守道又而难于迎合人意,而体味得浅的人却谐俗媚世而容易得到人们的欢心吗?要是果真得到了书中真谛,那他吃野菜就如同吃野鸡一样鲜美,吃粗粮如同吃牛肉一样甘甜。如果不是这样而只是浅尝辄止,那他吃野菜粗粮,就同吃土和炭、嚼蜡和火一样难以下吞,将要唾弃它了。这样看来,那么德夫所体味的,原来是世人所不体味的;而世人所体味的,原来是德夫所不愿意体味的吧!③又有人说:“阁仅有三间,记什么呢?”我说:“不能这样说,石渠、天禄二阁,高是算高了,而在上读书的扬雄却不能逃脱“莽大夫”的讥评;临春、结绮二阁,美算是美了,而在内宴饮酬唱的江总等人,却洗雪不了“狎客”的讥谤。德夫的味书阁虽然小,然而圣贤经天纬地的经典具备在此,贯通古今演变规律的史籍聚会在此,记载如何兼济天下、泽惠后人的图书摆放在此。德夫体味得不停不歇,出仕就成为正道而行有古之遗风的人,成为有政绩的名臣;隐退就成为超世绝俗的人,成为道德完美的人。这样,这幢味书阁将与天地一起而败坏呀!要是不写这篇记,能行吧?12三、写作70分2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通过说理未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通过恳求倒可能让别人接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解析】1.这个材料告诉我们说理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但有时单靠说理能否达到这个目的?未必.那么有没有别的方式对说理这一方式做补充,以求达到让别人接受自己主张的目的?有的,那就是恳求.但是只有恳求而不说理,别人能接受你的主张吗?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志玲姐姐的颜和嗲,还要对着亲密关系以外的人只恳求而不说理,这样是行不通的。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立意:为了让别人更好地接受自己的主张(这里的主张可以理解为观点、理念、诉求、措施等〉,我们在说理的同时要辅以恳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说理是什么?恳求又是什么呢?说理就是基于事实和逻辑把道理讲清楚,恳求就是在说理的基础上表达对对方接受自己主张的希望。好比班长竞选的时候,竞选者说他自己的优点是什么、他能为班级做什么、他做这些事情的具体措施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他在客观地、有逻辑顺序地陈述他想做班长的理由。说臻完了之后,竞选者有可能会加一句“我恳求大家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为班级服务!”这样的恳求,是在说理基础上的,给人一种真诚而谦逊的感觉。说理是根本,恳求是锦上添的花,两者的融合展现了君子的理智和温柔,作为同样明理而温情的倾听着,我们会被他打动,从而投他一票。有不少同学的标题中就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气可见这样立意的,有不少。当今社会,时有既不讲理也不讲惰的现象,比谁嗓门大,比谁有权势,针对这种一味斗狠的情况,同学提倡阐述自己主张时,“理中含情”,是有现实意义的。2.当然,对于这则材料,我们是否还能这样思考,如果说理的目的是让人接受自己的主张,但偏偏自己滴水不漏的说理内容并没有奏效,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可能是说理的时候态度强硬、语气?傲慢不懂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比如,用了太多“你应该”、“你必须”、“你就是”等词语。自己再有理,如果得理不饶人、咄咄逼人,反倒会让自己的说理缺乏说服力.这时的“恳求”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委婉,一种建议,如果把“你应该”换成“是不是可以“,把“你必须”换成“能不能够”,多一些体谅的意味,少一些冰冷的说理,或许自己的主张就能被接受。“鸡娃”的年代,常常听见长辈们有理有掘地训斥小孩,小孩却更加逆反,这是为什么?长辈不懂孩童心理,自以为是地以成年人的“理”来主导孩子,成年人的“理”虽说不一定错,但流露在说理的态度上便是居高临下的命令与傲慢更何况说理的目的是不是仅仅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说理的目的有没有可能是增进说者和听者的理解呢?如果说理是这个目的,那说理者就更没有必要牢牢掌握自己的“话语权”了。3.如果这个材料包容度比较大,它是否允许学生围绕论题做一些更深入的辨析呢?例如说理的目的是什么?是一定要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吗?那么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在说理不奏效的情况下,我就一定要恳求吗?说理都不奏效,恳求还会有用吗?材料中的“别人”又是谁(对谁说理?)材料中“表达自己的主张”这一行为多发生在公域还是私域?观古代,孔孟以“仁”说君王,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无论是孔子的“道不行,乘楞浮于海”还是孟子的“威武不能屈”。他们恳求谁了吗?观近现代,梁漱滨通过说理表达的“只批林,不批孔”的态度被当时的人接受了吗?他为此恳求谁了吗?顾准通过说理阐述的市场经济的理论被当时的人接受了吗?他又为此恳求谁了吗?说理是为了让世人知道你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主张、立场和理由,从而让世界多一份可13能性,世界因多元而精彩,至于世人能否接受,何时接受,这并不是自己能够主宰的,有思想有风骨的人怎么会因为自己所阐述的主张没有(或暂时没有)被人接受而放弃说瑰,转向“恳求”?所以,即使通过说理,自己的主张没有被接受,也要坚持说理,不要恳求。文言文选文二徐德夫以所读之书为天子说理,几件上意,放还故山,刘克庄赞赏他,为之写《味书阁记》,提出即使“守道而难合”,也不能“谐世而易售”这篇文言文放在作文题目前面,或许有一点启示。‘按照陈嘉映“说理是一种教化”的说法,说理的目的不在于从智性上使对方臣服,而是旨在创造新的理解途径,是在培养听着的心智。如果说理者对“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没有执着心,他反而能以更豁达、更耐心的心态去说理.说理,却没有得理不饶人、没有强迫别人接受、没有咄咄逼人,更不会恳求乞怜.即便世人没有接受说理者的主张,也不代表说理是徒劳。再说了,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从前自己所提出的一个主张,后来看看,自己都觉得有较多不足.既然现在的自己都接受不了当时的自己所提出的主张,那又何必当初在说主张的时候一定要说服别人接受呢?【范文】卸下肤浅的心防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发现,通过说理我们无法让别人认同的主张,通过恳求倒可能让人接受。这无疑要警惕与反思。同样的主张,仅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于我们面前时,为何我们会采取相左的接纳态度?说理作为一种交流形式,具备其“棋逢对手”的特质。古希腊先哲间的交流游说,援引星河宇宙的脉流,挖掘生命诞生与消逝的去留,他们相互之间的沟通辩论可称作说理:萨特与加缪的拥护者就存在主义各抒己见,这都可以被称之为说理。反观恳求是一种自行放低姿态,以请愿的态度满怀谦卑之意向他人希冀认可的行为,与说理最大差别即在于持主张者与待说服者间存在心理地位的落差。那么为何现在的人们往往倾向于悦纳恳求者的见解?费斯汀格在认知失调理论中指出,在个体接受到与自己的经验认识所选背的理论与信息时,为避免新理论与旧认识相互冲突碰撞带来的心理紊乱与紧张,往往倾向于坚定否决乃至全然无视新的理论。当他人以清晰缤密的逻辑呈上他们的见解,轻而易举地将我们秉持已久的观念击碎为迂腐颓败的意粉时,我们很容易感到恼怒,因为我们心中的权威自我受到了挑战。在这种愚蠢的倔傲的摆弄下,我们固步自封,竖起排外的高墙,缩身与严实又封闭的信息茧房。而当人们恳求我们时,我们似乎得以站在更高处俯视他人,权威自我的地位得到巩固,我们便卸下防备与敌意,自我陶醉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倾听他人的诉说,指沾自满于自己所谓高尚的开明兼听。这时我们所做的与其说是接纳新的思想,倒不如说是一种施恩,一种垂眷。不必多言,任何的俯首帖耳般的恳求都完全可能是宣讲者的刻意演绎,只要拿捏住庸人的接纳心理,得割的韭菜可可称得上俯拾皆是。若说有思想与判断力的人是会思考的芦苇,那不如称这类人为盘节的脆竹。看似坚定不移,实则只要找准其弱点略施小计,就可将其拦腰折断,在空空如也的竹芯灌输所愿的一切。幸运的话,或许这会是发自肺腑的忠言:更多情况下,是剑走偏锋的歪理和毫无意义的糟穿白。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便是我一无所知。真正的说理者有自己的骄矜,不屑于藻饰言行将真理塞进愚人填满废料的脑袋,他们只愿与智者谈天说地,享受思想的碰撞与破茧新生,或慷慨倾囊将思想授予求知若渴的、真正褪尽肤浅的明理之人。因此,唯有保持对他人见解一定的判断力之下,直面自己的浅陋无知,方能汲取他人的14智慧,而不是被居心匹测的“恳求者”玩弄于股掌之间。“宁做我”方能成我今之众人,多恳求他人使其纳己之见,何如?殆矣!“理”本是逻辑的集合,世间万物皆可通过剖析其中逻辑以将理“说靖远明”。然而,它却仍难以撼动他人经过数十载已然形成的价值体系。面对此番模况,有人通过恳求来使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因为人性深处本有着对渴望认同的本能,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问题在于这是否就是我们可以不顾尊严地恳求的全部理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就意味着对自我思考价值的否定。且不说通过恳求,他人是否会真心接受自己的观点。“恳求”这一行为本身看似强化了自身的认同感,实则却是被他人所驯化。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面对诸国对于社会主义的质疑,中国并未放低身段,“摇尾乞怜”,而是自信从容,提出了我们至今都奉为圭泉的“求向存异”。倘若当时中国为谋求他国认同而无底线地恳求,又会是何种局面呢?通过恳求而获取的认同是虚假的认同,这种虚假的认同固然可以鼓吹优越感的城堡遍地开花,但这样的城堡却精神凋敝,在单一的认同里丧失了辩证的思考,在重复的观点里遗失了灵感的微光,最终,我们难免沦为老舍笔下没有主见的牛天赐,思想被外界所役使,行为被他人所裹挟。达摩克利斯之剑,刀光凛凛,已悬尔顶!每个人的主张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于听者而言,他人的主张能作为提升与完善自我价值体系的助燃剂;于说者而言,通过说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主张也是在与他人交流。没有谁一定要让昕者接受自己的主张,也没有谁一定要接受说者的主张。罗素有言:“多元乃万物之本源。”纵观历史的长河,那些群星闪耀的时刻无不源于多元思想碰撞的火花。墨家讲“兼爱”,儒家讲“爱有等差”,儒家讲“奋发有为”,道家讲“清静无为”,孟子讲“人性本善”,苟子讲“人性本恶”……不阔的主张萎萃于那个时代,每个流派通过说理来提供对世界的看法,以探寻一个更为广博的生命气象,而不是一旦自己的主张不被别的流派接受,就得“恳求”.然而,仍有人会问“这是否意味着个人主张就应该与他人完全相悖?”实则不然,人因思想而伟大,通过说理的方式将自己的主张表达清楚是有理性的人的重要表现,但说理的时候,我们要想清楚说理的目的。说理的目的不在于说服别人接受自己,也不在于刻意特立独行,为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增进说理者和听众的理解力才是说理的目的。《世说新语》中有言:“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坚持用说理来阐述自己的主张,同时兼容并包、求同存异,而非拘圈子为寻找认同而恳求。一句“宁做我”已然道尽一切。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