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支撑因素。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对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农村文化建设现实角度社会和谐稳定因素文化内涵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支撑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十七大报告中还特别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足以看出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对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从宏观上来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
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微观上来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尊重农村文化的发展规律,尊重农村本土文明的价值,让农民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使农民的自我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和承认,使农民达到真正的自我解放。 总的来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让农民通过文化建设来改变农村落后的精神面貌,使农村社会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 一、从现实角度出发发展农村文化。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我们国家经过了30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而在我国目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就表现得比较滞后,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导致了农村文化的相对落后,与城市之间的文化差距在逐渐拉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文化贫困现象。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
1.教育资源。目前的农村教育资源相当贫乏,尤其是决定教育水平的师资问题。农村孩子的教育起点非常低。再者,昂贵的大学费
用使农民子女上不起学,或者是农村大学生在毕业后跳出农门远离农村,与农村本身的发展没有任何关联。
2、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消极因素,在农村中流传着 “种田为饱肚,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喂鸡喂鸭换油盐”这样的顺口溜。农民中普遍存在着小农意识,缺乏市场经济观念,缺乏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参与,缺乏创新与改革的意识。
3、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社会转型期,传统单位逐渐消解,由“管理型”向“利益型”转化,加上农村社会的需求萎缩,普遍的现象是基层文化机构再也见不到文化活动的影子。
4、低俗文化与迷信文化。农村文化近年来的低俗化、迷信化倾向开始抬头。在目前的农村,村基层领导只顾抓经济建设,忽视了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等没有产值和效益的工作。至使转型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思想政治工作落后,导至农村文化走了下坡路。
5、科技知识与技艺文化。科技脱贫是农民文化脱贫的新路径。但是,一方面传统农业本身科技含量低,平均每万名农业劳动者只拥有21名农技人员,与城市每万名职工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800多人相差甚远。现有的科学技术很难有效的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严重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没有有效的职业教育来保证产业化的后续发展。
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农村文化在经济转型期出现了断层,新的
农村先进文化还没有形成,旧的农村文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农村更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在这个关键阶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因素。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引导农民讲文明、讲礼貌、讲信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在农村逐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气。同时,有助于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广大农民破除迷信,铲除封建思想,摈弃不良习俗,保持健康向上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助于提高农民的逐步致富技能,为农民增收提供直接的动力,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必由之路。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就成了引导农村社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维护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决定因素。 2.先进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先进文化对农村的社会和谐具有促进作用。在广大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上应该从四个方面着眼:一是在政治思想上要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与教育。 二是在社会伦理上要突出“和谐”、“求美”的观念。三是人文精神上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 四是在社会价值观体系上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
二、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果与标志。只有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才会有安定和谐的农村社会,才会有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农村文化建设促使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具体措施总体来讲有三个层面,有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通过这三个层面来具体地抓、具体地落实,这三个层面实际上是在建设农村文化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工作的范围、内容和目标。这三个层面的工作搞好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就有了保证。 (一)精神文化层面。这个层面包括人的政治思想的树立、精神的塑造、道德修养的熏陶、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素质能力的培训、思维方式的引导等方面。
在这一层面,全国的农村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各有特色,目前来看,主要的是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试点工程。有如下几个方面: 1、在试点村文化活动室建立宣传栏,定期出板报,定期举办农民夜校等等。以帮助引导农村文体活动逐步走向正规划、经常化。 2、实施培训农村文艺骨干计划,提高农村群众文艺演出水平和文艺技能。
3、实施农村电影文化工程活动。成立农村电影流动放映队,深入各乡镇村屯进行放映。并积极协调组织科技、法制、计生、健康等宣传教育片和优秀故事片下乡放映。提高农民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
4、建设国家级标准的文化站,加强和充实文化站的工作力量,确立文化站在农村文化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使广大农民脱离无秩序,
无组织的文化状态,引导他们健康向上的生活。
5、积极宣传报道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先进人物,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物质文化层面。这个层面包括文化活动的方式与方法、载体与场所、产品与内容、组织与实现等各个方面。
1.加大力度,快速投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农家书屋”工程为例,新农村试点村的“农家书屋”由所在村提供书屋房舍,县级部门提供相应图书、桌椅等备品,帮扶书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能有效的帮助农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学习科技、掌握科技、利用科技,还能提高全市农民文化素质。这只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具体方面。
还有在各县级城市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等,这些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有四个方面,地方财政投入;争取来的国家专项建设资金;包保部门援建;乡村配套自筹。
2.要从全社会的角度加强和加大农村文化开发。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开展以“促进农村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发展”为主题的文化艺术活动。以增强农民的改革创新意识,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农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 3.对农村自办文化大力支持。各地有由农民自发组成的秧歌队和
文艺演出团体常年活跃在基层,为农民表演着有乡土气息和特色的文艺节目,各乡镇政府应积极扶持这些农民演出队,为他们演出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4.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使农民喜闻乐见。举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歌手大赛,农民画展等等。使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充满时代气息、反映出新时期农村的新生活,表达农民的心声,农村的新变化、新气象、新面貌,展示农民热爱生活、勤劳致富、勇于创业的精神风貌。
(三)制度文化层面。这个层面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社会约定等。
目前在文化建设的一些制度上,我们国家正在调整相关的政策,比如说在教育资源方面,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实行了免费制度,这使得全国1.5亿中小学生受益。还有国家出台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这使得全国有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生受益。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及学校的助学经费是500亿元。对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从事第一线工作且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这一方面解决了农村文化建设缺少知识分子参与的现状,也同时为农民的孩子跳出农门后反哺农村,利用已学的知识建设农村,发展农村创造了条件。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一些农民子弟或是志愿者响应国家号召,在大学毕业后到边远地区支教,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还有全国各地的城市教师
在农村支教,在职称评聘等工作上优先。
国家正在陆续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惠农政策,以使农村文化建设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农村里有了不走的文化工作者队伍,有了不拆的文化活动场所,有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丰富的文化生活、科学的生产方式、文明的生活观念就会留在了农家大院,历史将告诉人们,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必将促使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农村社会的和谐是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 参考文献:
[1]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报告文化建设部分
[2]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3] 《文化贫困——农村贫困的一种分析范式》焦若水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4] 《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光明日报,邹徐文2005年7月19日
[5] 中共吉林省大安市农村文化建设材料(2005——2008)大安市文体局文化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