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包胥的读音是什么

包胥的读音是什么

2023-07-20 来源:锐游网

包胥的读音是:bāo xū。

包胥的拼音是:bāo xū。 注音是:ㄅㄠㄒㄨ。 结构是:包(半包围结构)胥(上下结构)。

关于包胥的词语

包胥之哭  贪吏猾胥  大度包容  污吏黠胥  一梦华胥  封狼居胥  兼容并包  一揽包收  包羞忍耻  兼包并容  

关于包胥的诗词

《申包胥歌》  《读史·我爱包胥哭》  《申包胥·秦庭七日哭》  

关于包胥的成语

大包大揽  抉目胥门  土包子  山珍海胥  大度包容  包打天下  兼包并容  兼容并包  

关于包胥的造句

1、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顾贞观[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2、甘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3、其中如伍子胥过昭关、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申包胥复楚、卧薪尝胆,都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4、比如人们熟悉的,《左传》中所载之,楚人申包胥的秦庭之哭,庭堂流涕,换来家国复生。  

5、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顾贞观  

包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包胥[bāoxū]⒈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二、引证解释

⒈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引《三国志·魏志·臧洪传》:“若子之言,则包胥宜致命於伍员,不当哭於秦庭矣。”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二:“精卫有冤填潮海,包胥无泪哭秦庭。”清蒋士铨《桂枝霜·完忠》:“始而学包胥哭庭,既而仿尉佗称帝。”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徵题敬赋》诗:“击檝常存士雅心,乞师独洒包胥泪。”

三、网络解释

包胥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综合释义: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三国志·魏志·臧洪传》:“若子之言,则包胥宜致命於伍员,不当哭於秦庭矣。”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二:“精卫有冤填潮海,包胥无泪哭秦庭。”清蒋士铨《桂枝霜·完忠》:“始而学包胥哭庭,既而仿尉佗称帝。”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徵题敬赋》诗:“击檝常存士雅心,乞师独洒包胥泪。”包胥[bāoxū]汉语大词典: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三国志·魏志·臧洪传》:“若子之言,则包胥宜致命于伍员,不当哭于秦庭矣。”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二:“精卫有冤填潮海,包胥无泪哭秦庭。”清蒋士铨《桂枝霜·完忠》:“始而学包胥哭庭,既而仿尉佗称帝。”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徵题敬赋》诗:“击楫常存士雅心,乞师独洒包胥泪。”其他释义:1.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热门图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