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建议】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涉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按照教师的指导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可以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挖掘、引发不同质的疑问和想法,使其相互碰撞,从而使学生认识、理解历史事物的教学形式。其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关于“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理论,出发点为学生未来面对的是复杂性、竞争性、挑战性极强的社会,历史是过去社会的记录,它连接着未来,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认识历史问题,能使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取向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迎接现实社会的挑战。
师生互动:1、走进马克思、恩格斯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回顾历史、探索本质,联系现实
4、讨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重难点问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产生在经济落后的封建社会可能吗?
2、正确认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其产生、来源、发展。
3、关于巴黎公社的特征及失败原因的认识。
【内容概览】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显现。
2.思想基础:傅立叶、欧文、圣西门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提供了一定思想基础。
3.阶级基础: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逐渐觉醒,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运动都失败了。但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4.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深入工人群众和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另一方面吸收了人类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分别是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时间: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内容:⑴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⑵阐明社会发展规律;
⑶指出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⑷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3.意义:⑴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就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⑵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
三、巴黎公社
1.原因:民族矛盾的尖锐导致了国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的激化。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实行投降卖国和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这是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巴黎工人是在祖国处于危难关头,本身遭到临时政府进攻的情况下发动革命的。
2.概况:1871年3.18-3.28巴黎公社建立。
5.21-5.28巴黎公社战士经过一周的浴血奋战最后失败。
3.措施:
政治方面:废旧立新。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伟大的创举)
维护工人的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理解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有理论开始实践的尝试,这些措施都表明公社具有了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4.失败的原因:三个没有。
具体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发动广大农民
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5.主要经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主要教训:必须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6.历史意义:
⑴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⑵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后工人运动发展的标志。
⑶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斗争时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精神将永垂史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