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不敢下笔解读这两首词,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古代的诗词实在是精炼。短短的几十个字就可以为我们展开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而且画中有景,情景交融。再加上一些典故点缀其中,言近而旨远。假如没有相关的古文功底,是很难把这种精彩呈现给大家的。
那么我们应该先从哪里进行解读呢?我想应该是题目。不过本课有些特殊,《如梦令》和《渔歌子》严格地说都不能算作是词的题目,它们的名字叫“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也有人把它叫做词谱。有点像我们作曲家谱的曲子,旋律先固定,然后再填词。词的内容可以不同,但是属于同一词牌的词的格式要求是相同的。比如《如梦令》就要求全词的字数为33个,而且必有两个叠词——文中的“争渡,争渡”。《渔歌子》则是27字。尽管大多数词牌名称和词的题目以及内容联系并不一一对应,但也有一部分的关系是紧密的。比如本文的《渔歌子》就确实和渔夫有关。
除了关注题目,我们还应该关注一下作者,特别是作者写作此词的时代背景。言为心声,诗词更甚。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悲欣交集”来概括。她的前半生幸福,后半生悲伤。这一点可以从她的作品中反映。造成人生巨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北方金兵的入侵。国家沦陷,被迫南迁,丈夫也过早地离她而去。本课的《如梦令》属于前期作品。
张志和其实也生逢乱世,安史之乱给唐帝国的打击是致命的。再加上朝廷腐败,自己的仕途也很渺茫。于是挂冠而去,乐得一个自在逍遥。他的这首《渔歌子》正是这种“隐士”心情的反应。
下面我们再从诗词的内容入手进行解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常记”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回忆,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溪亭”告诉我们地点。“日暮”是时间。“沉醉不知归路”告诉我们诗人喝醉后忘记了回去的道路。“兴尽”是一个典故。古人探访友人,到友人门前而不入,随从问之,对之曰:吾乘兴而来,兴尽而归。表达的是一种率情,一种自由的人生态度。这里李清照也在表达着同样的感受。 “晚回舟”和“日暮”在时间上相对应。“兴尽”和“沉醉”在状态上呼应。“误入”和“不知归路”在事件上前后相对。“藕花”就是荷花,之所以用前者,可能是和诗词的音韵和谐有关。“争渡”目前有两种解释,一是,当争先、争抢讲,意思是急于回家,争相划桨,以致惊起栖息在滩涂中的一群鸥鹭。还有一种解释,“争”同“怎”,是通假字。“争渡”意思是“怎渡”,面对周围的层层叠叠的荷花,诗人不知如何找路回家,发出询问,误打误撞时惊醒已经栖息的鸥鹭等水鸟,再次飞向夜空。我个人比较倾向后者的解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第一种解释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整首词,语言浅近,叙事简洁,给人清新愉快之感,作者的快乐充溢在字里行间。当然诗无达诂,实在没有必要条分缕析的为了考据意思的真实而去肢解这首美好的诗词。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作者张志和是一位“隐者”,“西塞山”或许是他隐居的所在。这首诗词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不仅是因为词中描写的景色优美,而且还因为作者的心境平和,带给人恬淡的幸福感觉。全词如画,全词如曲,有形有色有声。“形”有:山,鹭,花,水,鱼,箬笠,蓑衣,风,雨,人。“色”有:白,红,碧,青,绿等。“声”有:白鹭飞声,流水响声,鱼跃水面声,风声雨声。这些都糅合在词中,有序地排列着,先后主次分明。作者既是一名优秀的词人,也是一位高明的画家,还是一位优雅的乐师。“不须归”是全词的情感聚集点。和“不知归路”的“误入”不同,这里的“不归”不是因为不能而是因为不想。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于山水江湖,自由恬淡生活的依恋。这里的归不仅仅是钓完鱼之后的回家,也很有可能是一种隐喻——对于官宦仕途的不屑,归隐山林,不羡“紫衣”。纵览全词,文中有画,画中有景,景中有人,情景交融。不愧为千古名篇。
两首词的作者男女有别,朝代各异,格式参差,叙述的手法也不同。但共同之处就在于一个“真”字。真人真事,真景真情,语言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却感人至深,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