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资讯 线路攻略 景点大全 国内游 境外游 美食特产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刑罚如何规定?

2022-04-07 来源:锐游网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判刑标准及构成要件。根据《刑法修正案(三)》,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指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或编造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则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构成要件包括侵犯正常社会秩序的客体,投放虚假物质且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客观行为,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构成本罪的主体,以及故意为本罪的主观要件。

法律分析

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怎么判刑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刑法修正案(三)》中新增的一个罪名“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

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拓展延伸

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法律适用和刑罚幅度

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或过失地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法律适用和刑罚幅度有明确规定。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幅度,包括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具体的刑罚幅度取决于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社会影响以及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等因素。法律适用应当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综合判断,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理。同时,相关法律也规定了相应的法律程序和证据要求,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

结语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法律适用和刑罚幅度有明确规定。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幅度,包括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具体的刑罚幅度取决于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社会影响以及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等因素。法律适用应当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综合判断,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理。同时,相关法律也规定了相应的法律程序和证据要求,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