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创建的理论与实践
编者按:我刊(www.cmee-online.com)收到安徽省肥西县烧脉初级中学孟祥瑞副校长投来的《特色学校创建的理论与实践》一文。文中简要介绍了该校特色学校创建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校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开展的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同类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参考,我刊本期特别采访了孟祥瑞副校长,并将访谈内容附在文章之后。希望该校特色学校创建的有益探索和实践,能为广大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
特色是学校远航的帆。特色学校的创建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学校办学活力的重要途径。创建特色学校有利于改变固化的办学模式,丰富拓展办学内涵,彰显学生的个性和深化素质教育成果;创建特色学校也是一所学校改革创新、激流奋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特色学校的实质和目的
特色学校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独特整体风貌和显著育人效益的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实质是:按照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遵循客观规律,追求教育效益和办学影响力的最大化。创建特色学校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特色学校是立高标杆、勇于争先的结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者很难和创建结缘,创建特色学校的指导思想,始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二、创办特色学校的意义
创办特色学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从受教育者的整体和数量上讲的。在校内要处理好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在校际间,要处理好重点校和一般校的关系。二是要使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显然,通过创办特色学校这个平台和载体,能真正实现以上目标,收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良好成效。
创办特色学校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部分《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提出了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特色的要求:“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显然,中小学办出各自的特色,是适应社会对各种人才要求的需要,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的需要。
三、特色学校的创建与管理
笔者以自己任教的一所农村学校创建农村远程教育特色学校的历程为例,简要谈谈自己对特色学校创建与管理方面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笔者所在学校农村远程教育特色推广应用的创建历程可以浓缩为12个字,即:科学管理,有效培训,持续推进。
1.科学管理—制度跟进,措施有力 加强领导,制度跟进,深入宣传
学校从提升办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推广“农远”应用的战略高度出发,确定创建目标,成立组织机构,结合学校实际研究推广策略并制订相关制度。先后下发了多份文件,出台了近百项相关制度。这些文件、制度涵盖了组织领导、经费保障、设备管护、教科研、评价激励、检查评估等方方面面。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宣传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以下简称“农远”)工程的重要意义和应用远程教育的几种常见模式,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未来的基础教育就是基于多媒体网络的现代化教学,不懂得和不会用电教设备,将无法适应未来的教学,最终会被淘汰出局。各学科的教研活动都围绕信息技术展开研讨,公开课等教学形式都必须使用“农远”设备,并把使用“农远”设备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以此达到提高教师使用率、提高电脑技术的目的。
措施得力,追求效益最大化
我校就如何应用才能促使“农远”效益的最大发挥,提出推广“农远”应用“12345678”的八大举措:
选好一个人—择优选出一名肯钻研能奉献的管理员。
用好两个室—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
把握三个环节—管好设备,用好资源,注重培训。
明确四个目的—为学生成长,为教师发展,为学校跨越,为新农村建设。
紧扣五大要素—校领导要带头,骨干教师要担纲,年轻教师要跟进,展示机会要多,学习氛围要浓。
做到六个结合—让上级培训、校本教研与个体结对帮扶相结合;让传统教学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让优质教学资源与农村课堂相结合;让“农远”设备资源的应用与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相结合;让“农远”应用与推广普及相结合;让农村学生与信息化的知识平台相结合。
防止七个误区——因噎废食、保守、自卑、狭隘、惰性、偏见、迷信。
克服八种困难—初学入门难,缺少高手难,持续接收难,设备维护难,设施有限难,观念转变难,氛围形成难,推广普及难。
2.有效培训—整体推进,人人过关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关键是教师,不断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应用好远程教育资源的重要保证。我校围绕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培训内容的广泛性、培训形式的多样性等方面做好文章。通过自学反思、集中培训、合作研讨、备课说课、教学诊断、个别指导、教案评比、优质课竞赛等,以教师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教研制度为依据,促进教师的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实施“农远”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文化输送到农村地区,有效地解决广大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可能。
我校一直坚持“不谋求一人一校的发展,而是探求整体提高”的理念,为了激发广大教师学习“农远”的热情,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长,学校建立了有效的评价机制,受到省、市、县电教馆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并被广为宣传和推介。主要做法是:给每个星级设定相应的标准和待遇,鼓励教师平时对照细则积累材料,然后根据条件自主申报相应的星级,一年一评,这样就激发了所有教师的热情。实行结对帮扶,双向选择,签订协议,有针对性制订培训方案,以强带弱,充分发挥高手的作用和教师间的互动作用,并与学校的星级评价制度挂钩,人人过关,效果明显。
3.持续推进—多管齐下,一以贯之
农村远程教育的推广应用,不能是一阵风,要发挥它的效益,必须要持之以恒,多管齐下。
领导重视,身体力行。学校领导对“农远”设备的应用高度重视,带头使用。如开会时布置工作,除了讲之外,还要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多提供展示锻炼的机会。开展多媒体公开教学、多媒体观摩研讨、教学开放周、课堂教学大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积极推荐教师参加课件、教学设计、教育叙事、论文等的评选,鼓励教师申报或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让教师有锻炼的机会和充分展示的空间。
持续投入,不断更新。作为农村学校,虽然办学经费紧张,可支配的财力有限,但还是要有所取舍,学校千方百计加大对电教工作的投入,给大部分教师配备电脑,学校购置各种储量的硬盘、教学资源库、教学光盘、防盗报警装置等电教器材 。
结合校本培训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方案、计划,帮助教师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手段。不定期对制度的执行和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把检查结果记录存档,与教师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及聘任、晋级工作挂钩。
建立校园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将分年度、分硬盘保存的“农远”资源放
在不同的服务器上,通过校园网连接,利用ftp发布,这样,教师在校园内的任何一台电脑上都可随时访问,随时上传、下载。
“长风破浪正此时,众志成城谋新篇。”回首创建特色学校的历程,付出与收获同在;展望发展特色的美好未来,信心与执著倍增,创建的经历,必将激励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超人的胆略和智慧去雕琢新的办学前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