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庐在人境,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3.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 4.观看战争电影,其中国破家亡、个人经历坎坷的情节,可以用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的句子描述: “ , ”。
(二)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5—10题。(22分)
【甲】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丁】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注释】①鄙:指邻国。
5.【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人名);【乙】文体裁是_________,【丙】文选自《_________》。(3分) 解释【丁】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⑴内外不闻吾过 ( ) ⑵卒得反国 ( ) 7.⑴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3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对【丁】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的君王终于胜利 B.我们的君王圣明通达 C.我的君王神通广大 D.我们的君王聪明异常
8.【甲】诗首联交代____________________,尾联含蓄表达了诗人少年远游的 之情。(3分)
9.宋昭公自认为“出亡”的原因是“ ”,用【丙】文中的话就是“ _____”。【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实(或【甲】诗作者《行路难》中 的心路历程,二选一),可印证【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10.参考下列史料,联系【丙】【丁】文,简要分析宋昭公“离国家失
社稷”的原因。(3分)
司马迁《史记》:“昭公无道,国人不附。”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6分) 教育应该怎样“投资”
①为孩子的教育“烧钱”,很多家长心甘情愿。据统计,现在部分家庭的教育支出已超过家庭总收入的40%。养育孩子真的很“贵”!但“不差钱”的教育就能换来孩子日后的“成功”吗?
②一位名校掌门人分享过他的两则观察:校园里时常能看到名牌傍身的学生,几千元的奢侈品包、上万元的限量版鞋等并不鲜见。一个经济尚未独立的学生如何负担这么高的消费?不用问,必然是父母埋单。仓廪实而知礼节,丰裕的物质条件下,应该有足够的教养。但是,有一次,他受邀参加学校毕业典礼,如此庄重的场合,有的女同学穿着超短裙、破洞热裤,有的男同学穿着短裤、凉拖。显然,在这位掌门人眼中,这些名校生的“优秀”已经打了折扣。这并非因为他们的知识不够精深,而是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虽然把这些年轻人送进了著名学府,却没有培育他们良好的教养。
③当下,不少年轻人看似很注重个人形象,一些如何让人活得体面、有尊严的“鸡汤文”也备受热捧。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并不理解何谓真正的“体面”——貌似有知识、有文化,也有点品位,但他们偏偏礼数有失、教养有缺。
④不得不说,这是今天我们的教育需要反思,也是广大教育者和家长
需要直视的问题。
⑤教育之“教”,本为“教化”之教。人在社会化过程中,______是自处还是与他人相处,_____离不开教养。教育的作用本来就是“成人”,即一方面使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一方面要使人融入社会、懂得和他人相处。也正因此,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教育的首要功用,不是求取功名,而是修身。儒家倡导“修齐治平”,修身是第一位的。
⑥但是,当下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我们崇尚教育,很多时候是出于功利目的,将之视为赤裸裸的“投资”。无论是买学区房、考名校,还是没完没了地报培训班,所有的学习和补习,对家长来说,都指向一个目的:为孩子投资未来,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从而也算是为自己投资未来。
⑦被功利心驱使的教育,必然会培养出很多“单向度”的人。今天有更高的分数,明天才能追求更高的收入;今天要成为考试的胜利者,明天才能收获职场的成功、成为人生赢家……这种听上去十分明了的“成功逻辑”之所以收服了很多人的心,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简单,简单到让功利之人可以凭功利之心直接断定:用数字比比大小,就能丈量出人生的高度。但是,稍有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最终决定一个人人生高度和境界的,不是外化的物质、可计量的数字,而是内在的教养。 ⑧因此,教育不应该是一门投资,而应注重培养人的内在文化与品德的修养,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养。教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中国人自古就讲究教养,历来看重家风和家教。由此可见,家风家教
如种子破土,不可见却有千钧之力。
11.简析第⑤段中加点词“首要”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首先指出 的现象,然后指出教育的作用在于“ ”和“ ”,由此得出结论 。本文的论证结构方式是 。(8分)
13.下面这一段文字放在哪一段中合适?请说明理由。(5分) 梁启超关注子女们每个成长阶段的教育,以身作则立家风,在家庭教自中成为孩子的榜样;他从不溺爱子女,告诫子女们戒奢以俭,修身养性,闻道立德,术有专攻。在他悉心教导下,子女9人个个都成为梁之材,不仅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且为人品性更是称得上楷模,被誉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___________
①刚踏进初中的大门,上的第一堂课便是政治。我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翘首以待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的政治老师。谁承想,铃声刚过,一
个年近花甲、头发斑白、身材高大的老头赫然堵在了教室门口。 ②“完了完了!”大家满满的期待一下子备受打击,当即像泄了气的皮球那样瘪了下去。那个年纪的孩子,都喜欢俊男靓女当自己的老师,看到老头老太太,心里就先有了几分排斥和抵触,当然,我也没有例外。高老头似乎没有察觉到这些,他端着讲义,稳稳地“降落”在讲台上,自我介绍开来:“我姓高……”很多同学扑哧一声笑起来,长得这么高,居然又姓了高。一个胆大的嘟囔了句:“原来是高老头!”从那天起,大家当面都恭恭敬敬地叫他高老师,私底下却以高老头称之。 ③高老头喜欢给我们讲大道理,更喜欢的是让我们背政治题,必得背到滚瓜烂熟才罢休。一次他上课,当堂抽检背诵情况,叫了好几个人起来都背不好,顿时火冒三丈。当时,坐在窗户边的我正在入神地看着窗外的一头牛。高老头见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指着我的鼻子:“你,站起来背一下。”他大概料定我不会背,本是想拿我开刀,杀鸡儆猴。谁知我一站起来,呼啦啦连个结都没打就一长串地背了出来。高老头转怒为喜,慷慨激昂地夸了我一通,要大家向我学习。我抬起头在同学们艳羡的目光中坐了下去。也许就是从那时起,高老头认定我孺子可教,对我特别关心起来。
④初三那年,我鬼使神差地迷上了养蚕。我从村里的小伙伴那里要得了一些蚕卵,看着它们孵化成小蚕,便精心地侍弄起来。在农村中学,每年中考前气氛都是极度紧张的,老师们恨不能把所有知识一下子塞满我们的脑瓜子,为的就是学校里多考出几个“吃皇粮”的。我成绩尚好,被列为种子选手。可惜我心智幼稚,意识不到决定命运的时候就
要来了,还像往常一样没有一点紧迫感。蚕宝宝成了太阳,而我则是围绕它转动的向日葵。下了课,我就从抽屉里搬出我的蚕宝宝,忘我地摆弄着,有时上课也免不了要偷看几眼。最过分的是,有一回上早读,我为了跑回村里摘桑叶,居然逃了课。班主任大为震怒,好在我死活不说逃课的理由,要不然他肯定要把我的蚕搜出来摔个稀巴烂。但是高老头知道我养了蚕,他看过我摆弄纸盒子,还开玩笑说要我卖给他,一元一条。当时我红着脸一言不发,生怕他没收了去,幸亏他很快走开了。随之而来的月考,我的成绩可想而知地下滑了。 ⑤这时,正好有一个同学央求我把蚕卖给他。他说他妹妹想养蚕想疯了,到处都找不到,要我行行好,还给开了高价。起先我不肯,求了三次,我终于答应了,千叮咛万嘱咐地要他转告妹妹好好养着。那以后,我隔三差五就问他蚕现在怎么样了,他总是说养得好好的,一条都没有死,我便放心了。没有了蚕,再加上老师的严格要求,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紧张的复习中。我学习底子好,成绩又一次次节节攀升。高老头每次给我发试卷的时候,都笑眯眯的,眼睛里满是期待的神色。 ⑧那年暑假,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师范学校录取,算是离“吃皇粮”仅一步之遥了。我是全村第一个考出去的孩子,父亲快意非常,专门请来厨师在家里办了几桌谢师宴。那天中午,夏季的烈日也收敛了炽热,变得无比温柔,我家门前的几棵冬青芽树摇曳着,为我们扇着风,送来阵阵清凉。高老头也来了,他喝得满面通红。临别时,高老头把我叫到他身边,摊开手掌,亮出十多个银光闪闪的蚕茧。 ⑨蚕——买蚕的同学——茧……我一下子全明白了。
⑩那一刻,我真想扑到他怀里大哭一场。哦,高老头…… 14.请根据文章情节,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事件 “我”的心理 抵触、排斥 自豪、高兴
初三那年暑假,高老头赴我的谢师宴并给我看蚕茧 15.下列对第⑨段加点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明白了高老师对我的良苦用心。 B.原来是高老师买了我的蚕。 C.我明白了高老师和我一样喜欢蚕。 D.我被高老师深深感动了。 16.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4分) 17.请为本文选择合适的标题,并简述理由。(6分) 哦,高老头 B.我的恩师 三、综合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1题(20分)
小致同学一直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这次他前往上海图书馆参观展览。
“大唐气象,_________” 材料一:
“大唐气象——上海图书馆藏唐碑善本展”自开幕以来,持续引发观展热潮。许多观众专程从外地赶来,表达“内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崇”。
展馆入口的前言处开宗明义:“大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辉煌的
时代之一。留存至今、数以千计的唐碑经典,承载着盛唐开放和创新的时代气象,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提拔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材料二:
六十余种唐碑善本、多种宋拓本、孤本、初拓稀见本等“国宝”级碑帖在这次展览中得以展出: 甲 乙 材料三:
唐朝是封建盛世,国力昌盛,对外开放,具有海纳百川的气魄。文化上的兼容并包政策,使得唐代文人身上具有浓烈且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对未来的信心。在碑刻书法艺术中蕴含的盛唐气象里,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一起来。此展旨在大力弘扬碑刻传统文化,全面展示唐碑书法风尚的转变和发展,直观领略馆藏善本碑帖的艺术魅力。
18.上述材料都节选自展览资料页,请为其补足标题“大唐气象, ”。(3分)
19.材料二中展示的两幅碑拓作品,对其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楷书 隶书 B. 行书 隶书 C. 隶书 金文 D. 金文 楷书
20. 回家后,收获颇丰的小致感慨良多,看到朋友圈中朋友们都在转发“日本动漫”“韩国明星”“偶像团体”等内容,就想发一段文字到朋友
圈抒发自己对“大唐气象”的感悟并为这次展览点赞。(4分) 假如你是小致,请根据材料,拟一段80字左右的短信。
21. 发完朋友圈后,小致看到了手边刚刚读完的《西游记》,才发现小说中也蕴藏着许多“大唐”元素。例如小说写的是“自东土大唐”而来的唐僧从(1) (地点)出发,前往西天途中收徒、降妖伏魔,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1分)
(2)西天取经路上师徒一行人走过很多山,这些山代表着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的成长和突破。请在以下“山”中选择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谈谈孙悟空的磨砺与成长。(4分) A. 花果山 B. 五行山 C.火焰山 D. 灵山
(3)小致发现名著阅读可以进行专题探究,他尝试《艾青诗选》《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三部名著结合起来,进行探究。请你参照示例,设计一个合适的探究专题并写出具体的探究思路。(5分)
【示例】《海底两万里》《昆虫记》专题探究 探究专题:两部名著科学精神探究 探究思路:①选读《海底两万里》中有关阿龙纳斯的情节,体会他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精读《昆虫记》中描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精彩案例,边读边做好批注,整理总结他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索精神。 ②总结研读探究所得,围绕科学精神写一篇心得体会,在交流会上分享。
《艾青诗选》《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专题探究 探究专题: (1分) 探究思路:① (3分) ② (1分)
四、写作(60分)
22.《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局限”这样解释:限制在某个范围内。生活中的人、事、物,莫不如此。
请以“突破局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练习二 答案 文言文(35分) (一)默写(13分) 1.而无车马喧。 (3分) 2.日暮乡关何处是(3分)
3.舍生而取义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分)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4分) (二)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5—10题。(22分) 5.李白(人名);(赠)序 ;《孟子》。(3分) 6.(4分) ⑴过错 ⑵最终,终于
7.⑴(3分)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读遍各种各样的书。 ⑵ B (2分)
8.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思 乡/不 舍。(3分)
9.“内外不闻吾过”,“入则无法家拂士”。作者少时贫穷,求学勤艰,终有所获(李白虽理想受阻仍唱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希望之声);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4分)
10.(3分)
宋昭公身边尽是谄谀之人,是他自己用人不当,缺乏忧患意识;施政没有得到百姓的支持,从而失去了民心。(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
【译文】宋昭公亡国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长得英俊!’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昭公看来,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的话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 (三)议论文(16分) 11. (3分)
“首要”就是以极大重要性、意义或影响为特征的;第一位的、最重要的(1分),强调了中国传统语境中“修身”是教育的重中之重(1分),突出教育首先应注重人修养的观点(1分)。
12.作者首先指出 家庭教育支出很大,但年轻人们却缺乏良好教养 的现象,然后指出教育的作用在于“使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和“使人融入社会、懂得和他人相处”,由此得出结论 教育应注重培养人的内在文化与品德的修养 。本文的论证结构方式是 层进式 。(8分) 13. (5分)
第8段(1分)。这段文字论述了梁启超关注子女教育,注重良好的家风家教,使得家庭里子女有良好的发展(1分);作为第8段事实论据
(1分),具体论证了第8段中“中国自古讲究教养,看重家风家教”的观点(1分)。同时,第8段中“由此可见”一词承接这一事例(1分)。 (选错段落,但是能够准确概括文字内容,并能自圆其说的最多得2分)
(四)记叙文(19分)
14. (6分) ①第一堂政治课,初次相识的高老头进行自我介绍,同学给他起外号(2分) ②一次上课,高老头叫走神的我背政治题,并夸奖我(2分) ③醒悟、感动(2分) 15. (3分)C
16. (4分)评分说明:语言点明确(动词、人物描写等角度)(1分),表达效果(3分)
【答案示例1】动词“堵”字符合高老师身材高大的特点,形象表现出老师站在门口时给人的威压感,暗含了当时期待“俊男靓女”做老师的我们对他的排斥和抵触。
【答案示例2】运用了肖像描写,简笔勾勒出高老师年纪大、身材高的特点,生动表现了期待“俊男靓女”做老师的我们对他的排斥和抵触。 17. (6分)评分说明:观点明确(1分),理由合理、充分(5分) 【答案示例】
选A,(1分)“高老头”是起初第一次见面时学生给政治高老师取的绰号,对这个年纪大的政治老师有排斥和抵触之感。(1分)而“我”对“高老头”情感是从刚开始的抵触,到最后是深深的敬意。特别是前面加了“哦”,有歌颂之意,更能表达敬佩、感激之情。(2分)结构
上,与结尾呼应;用与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相同的名字为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选B(1分),“我的恩师”直接点明了文章写作对象的身份以及与“我”的关系,(2分),与文章的主要内容相一致,(1分)并表达了我对这位老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2分) (五)综合运用(20分)
18. (3分)评分说明:提到“唐碑魅力”1分,提到“传统文化”2分,提到“文化自信”3分 19.(3分)A
(4分)评分说明:对其他国家文化追捧现象的评价(1分),对文化自信或传统文化的感悟(2分),对展览的评价或宣传(1分) 【答案示例】无需艳羡他国文明(1分),我们有灿烂的传统文化,这次“大唐气象”展览展示了各代珍稀拓本,蕴藏着唐朝海纳百川的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了碑刻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国风采(2分)。只要你愿意一观,必会为此文化折服(1分)。 (10分)(1)长安(1分)
(2)评分说明:情节完整具体(2分),体现孙悟空的变化与成长(2分) 【答案示例】
A花果山。 第一次:孙悟空在菩提老祖处学艺归来;第二次:从天宫辞了养马官\"弼马瘟\"归山;第三次:大闹蟠桃会之后回山;第四次:取经路上因打强盗被唐僧责骂回山,但没有回到花果山,半路被东海
龙王劝回;第五次:三打白骨精被师父逐回;第六次:真假美猴王,开始没有回到花果山,因沙僧到观音处告状后才与沙僧一同回到花果山。(任一情节只要完整具体皆可)。(2分) 花果山既是孙悟空的归宿也是情感寄托,每一次在取经路上遭遇困难或阻碍返回花果山都是孙悟空自己反思、治愈、沉淀心性的过程;每一次走出花果山继续踏上前路,都意味着对于求取真经的意义和认同又有重新的认识,意味着自由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2分)
B 五行山。如来用计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在五行山下被压几百年,是孙悟空在佛祖的引导下不得不进行自我审视和反思,历经孤寂的过程。也为他日后的神通武艺、过关斩将做铺垫。可见只有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才能够厚积薄发。(4分)
C 火焰山。 唐僧取经受阻于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孙悟空每次为了顺利通过火焰山,而想尽办法,不折不挠地去借扇。(2分)可见无所不能的大圣在“火焰山”中,战胜困难有时需要付出多次努力,找到最有效的路径。(2分)
D 灵山。唐僧师徒历经磨难,终于来到了灵山面见佛祖取真经,好不容易取到了真经,观音菩萨查见距九九八十一之数尚缺其一,故令再生一难,这才算圆满。这次的经历让孙悟空在临近取经胜利终点的时候,意识到没有到最后的胜利就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要放弃。(2分)做任何事都需要坚持到底,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而最终求取到真经后才明白,所有的付出终有回报(2分)。 (3)探究专题:三部名著“爱国情怀”探究 (1分)
探究思路:
①精读《艾青诗选》中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体会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深情,通过反复朗诵深刻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选读《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领袖走上革命道路人生经历的内容,体会其坚定的爱国精神。选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内容,体会其忠贞不移、坚韧不拔的爱国情怀。(3分)
②组织一次阅读交流研讨会,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提高。(1分) 四、写作 (60分) 22.评分标准:
等第 中心与材料 (25分) 语言 (25分) 思路与结构 (10分) 评分细则
A 60-53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选材恰当,有新意 感情真挚 内容充实 语言流畅、简洁、得体 有一定的表现力 思路通畅 层次清晰 结构完整 详略得当 A等基准分56分。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三项中有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达到B,可评为A。 分项得分 25-22分 25-22分 10-9分
B 52-43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选材恰当 感情真实 内容较充实 语言通顺、简洁 用语规范 思路连贯 层次较清楚 结构完整 能注意详略 B等基准分47分。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中心与材料或语言有一项较好的,酌情加分;其中一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 分项得分 21-18分 21-18分 8-7分
C 42-33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选材基本恰当 内容不够充实 语言基本通顺 用语基本规范 思路基本清楚 层次基本清楚 结构完整,但不够合理 详略安排不够恰当 C等基准分36分。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其中两项较好的,酌情加分;有欠缺的,酌情减分。 分项得分 17-14分 17-14分 6-5分
D 32-24 题意理解偏颇 中心不明确 选材不合理 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 用语不恰当 病句比较多 思路不清楚 结构不完整 D等基准分28分。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其中一项在C、D之间,酌情加分。
分项得分 13-11分 13-11分 4-2分
E 23-0 偏离题意 无中心 词不达意 表达混乱 思路混乱 结构残缺 文不成篇 严重偏离题意,或有严重语病,或字数不足300字,18分以下。
分项得分 10-0分 10-0分 1-0分 说明:
题目不写扣2分。
(2)字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扣1~2分。 (3)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即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