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原副司令员、x县籍老红军每当提起长征路上的千难万险,总会讲起他与一张山羊皮的故事。
1935年9月中旬,所在的红二方面军从湖南省澧县境内出发,经过200多天的跋涉和战斗,跨过了湘、鄂、贵、滇四省后,终于来到了四川甘孜,同红军四方面军会合。
在甘孜休整的一天,连队弄到了一只90多斤重的山羊。羊肉吃完后,炊事员将剥下的羊皮丢在了荒地上。恰好,经过那里发现后,赶忙捡了起来,早就听说草地气温变化大,或许这张羊皮对以后会有用处的。于是,捡回去后,经过裁余补缺,缝成了一整张,带在了身边。
新的征程开始了。
一踏上荒漠的草地,不要说难见地上的动物,就连天上的飞鸟也很少见到。最难熬的是夜晚,地面是湿漉漉的一片沼泽地,宿营时难得找到一块平地。把羊皮铺在地上睡觉,这样既防潮又保温。
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海韭菜等,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
草地天气,一日三变,温差极大。早上,太阳出得晚,很冷;中午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下午往往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或者雾雨朦胧;夜间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冻得人们瑟瑟发抖。有时候行军时走着走着,霎时,狂风大作,天气冷得像一把把尖刀刻在人的脸上。有时候冰雹从天而降,砸得人无处躲藏。每当遇到暴风或冰雹打来,就将羊皮裹在身上御寒,或用树棍支架羊皮来当伞用。
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这样,一天下来,精疲力竭。
刚到草地时,除了语言不通外,还与藏族同胞有一定的隔膜。藏族同胞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将食品和物品等藏了起来。于是,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
前边的部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更苦。没有能吃的野菜,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还有马鞍子,煮着吃。有的战士饿得实在没吃的,就将别人屙的屎里没有消化的青稞麦,或者自己屙出来的,一粒一粒挑出来,洗了再用茶缸煮着吃。吃是这样,喝也是这样。有的战士,人尿、马尿都喝过。
每当肚中饿得咕咕叫时,便从草地里寻来一点野菜,再从捏紧的粮袋口子里倒出一丁点青稞面在瓷缸子里面,掺在野菜里充饥。
尽管如此,在出草地的最后几天里,把皮带和皮鞋都填进了肚子后,还是断了粮。
怎么办呢?茫茫的草地里,路上行走的都是饿得摇摇晃晃的人影,沿途的树皮和野菜都剥光寻光了。
一天宿营时,铺开羊皮,正准备躺下去。突然,羊皮上肉腥的气味扑入他的鼻孔。他的心不由得怦然一跳:牛皮能吃,羊皮难道不能吃吗?一个冒险的意念闪现后,倏地从身上拿出刀来割下一条羊皮,在旁边篝火上燃烧起来。待出现谷粒般的小泡后,他就用水清洗,再用刀胡乱将羊皮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放在缸子里熬。水刚开,一股不可言状的腥味向四处漫溢,咽了咽口水后,狼吞虎咽地啃了起来……
就这样,这张山羊皮成了唯一的粮食,维持了他3天的生命。走出草地时,这张羊皮只剩下一尺来宽,二尺来长的一小片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