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础时期和主要场所,在幼儿园向幼儿进行德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幼儿天生好模仿,但是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也非常重要,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在开展教师、幼儿德育工作的过程不断地摸索着,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先小结如下:
一、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建设是推行政风行风建设的关键举措,我园要求教师做到“三能”、“四让”、“五心”。三能:能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需求,能随时回答孩子的问题,能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四让:让每一个孩子不受到冷漠与歧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平等的师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成功的体验。五心:每个教师必须拥有爱心、耐心、细心、精心和潜心。为此,举行了相关的师德建设活动:
1.“教师节,只收心意不收礼”活动。在教师节前夕,我园倡导教师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利用业务时间对幼儿做一次家访,写一句寄语,做一次咨询,和家长、孩子们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在教师节期间,只收心意不收礼。同时,还公开此活动的目的、意义,请全社会来共同监督。
2.“做魅力实幼人”活动。以评选“魅力班主任”活动为契机,让“家长评幼儿园”、“幼儿评教师”,从而弘扬正气,以魅力催生魅力,树立典型,形成积极向上的园纪、园风。
3.在“身边的感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我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201x年“教师节特别节目”,听着各个时代的学生们回忆与自己老师之间至真至美的故事,目睹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师表形象,在视觉盛宴和心灵盛宴中进行一次精神上的沐浴与洗礼,从而通过平凡的人物、琐碎的小事来弘扬真善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4.在软环境的整改与建设中,我园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 我为姜堰献一计”大讨论活动。作为一名姜堰人,作为教育一份子,将怎样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廉洁自爱?以怎样的态度和精神敬业爱岗、奉献教育?同时以“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为载体,激发教职工服务意识,规范教职工的行为举止。
5.在“走向社会”活动中,我园教师采访不同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品味他们平凡、朴实工作背后所蕴含的感动,教师们提出了“关注他们,就是关注自己!”的口号。她们走访了学校清洁工、校园保安、烧锅炉的师傅,实地察看他们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生活状态,体验着他们工作的艰辛,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6.为培养教师的人文情怀,我园组织教师参观“高二适”纪念馆,让教师们感受文化姜堰,陶冶品德情操;走进德育基地——新四军纪念馆,了解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党员教师还在陈毅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并立下了“我为党旗添光彩”的铮铮决心
二、注重幼儿德育工作
1.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幼儿园的德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例如在晨间活动时,我们引导幼儿主动地和老师同伴打招呼;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点名方法,让幼儿自己来发现班级中哪个幼儿没来园,使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同伴,热爱集体;自由活动时,我们引导孩子学会互相谦让,学习与人交往的语言,并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午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收拾好等;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同时我们还结合相应的季节和节日,以及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制定相应的方案,并选择幼儿喜欢的形式,如儿歌、歌曲、表演等形式,在宽松、幽默、愉悦的氛围中使幼儿受到启迪。
2.家园共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单靠幼儿园一方面的努力,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德育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园地、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及每月的家园互动活动来进行教育,和家长达成共识,;保持在家、家园要求的一致性。
3.注重幼儿园德育的隐性资源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是好模仿的,外界事物的影响容易在儿童身上发生作用,隐性的德育资源具有潜移默化性和可模仿性,它能时刻无声无息地影响幼儿,能起到润物无声的功效。因此我们通过挖掘、建设幼儿园隐性的、潜在的德育资源来提高幼儿园德育的实效,如。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渗透了积极向上的思想,以生动、可感、有趣的形象塑造幼儿可模仿的对象,让幼儿在不经意间受到道德的熏陶。幼儿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老师成为他们一日活动的组织者,成为他们模仿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影响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为此我们加强了教师师德行为的建设,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以自身积极、正确的行为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变得自信、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助人等优良品德。
以上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一些实践,我们还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拓宽思路,寻求德育教育的各种新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