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2: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0:24
在中国侗族的传统文化中,香禾糯稻作和稻鱼鸭共生的生态农艺源远流长,据侗族民间史诗和史志文献记载,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上千年前。这个独特的水稻品种曾在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带广为种植,成为侗族聚居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迁,外来品种特别是杂交水稻的普及,使得依赖自然农法的香禾糯种植面临挑战。在化工型农业的大潮中,这种传统农艺逐渐难以维系,香禾糯的种植区域逐渐缩小,品种数量急剧减少,面临着濒危的境地。据农史专家的研究,到民国初年,广西三江一县曾保有数百种特色香禾糯品种,但目前仅剩下十数种在三江地区勉强留存。
湖南通道、靖州和新晃等地,香禾糯的种植曾经是当地人的主食来源,但如今已经基本绝迹。在贵州的清水江流域,如天柱、锦屏、剑河等地,以及都柳江流域的黎平、从江、榕江等地,清朝末年时这些地方曾是香禾糯的主要栽培区,品种繁多,可达上千种。然而,现今这些地区的侗族村落中,只有黎平、从江、榕江、锦屏等极少数地方还保留着香禾糯的传统,幸存的品种仅剩二十几种。
香禾糯, 标准英文译名为 Kam Rice of China 或 Kam Sweet Rice, 是中国侗族农民在悠久的稻作历史发展过程中利用侗族地区特殊的水土资源和气候环境栽培选育并传承至今的一种特色水稻品系,其蛋白质和人体必需赖氨酸含量都超过一般优质稻米,并具有气味香醇、糯而不腻、营养丰富、口感极好等特点,素有“一家蒸饭满寨香”的美誉,被称为“糯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