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16:23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出自先秦佚名的《渔父歌》。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全诗
《渔父歌》
先秦 佚名
日月昭昭乎浸已驰。
与子期乎芦之漪。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事浸急兮将奈何。
芦中人。
芦中人。
岂非穷士乎。
《渔父歌》佚名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渔父歌》是一首先秦时期的诗词,作者佚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父歌
日月明亮,渐渐西沉,时间如箭般飞逝。
与你相约在芦苇丛中的水波之畔。
太阳已经落下,我的心忧愁悲伤。
月亮已经上升,何不渡过水面成全我们的约定呢?
事情变得紧迫,我该如何是好呢?
芦中有人,芦中有人,
难道不是一位贫穷的士人吗?
诗意:
《渔父歌》描绘了一个渔父与他的伴侣在芦苇丛中相约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日月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渔父的心忧愁悲伤,可能是因为夜晚的到来让他感到孤寂,也可能是由于未能实现与伴侣的约定而感到痛苦。诗中提到的芦中人可能暗示了一个穷士的形象,这位渔父或许是一个贫穷的士人,面临着生活困境。
赏析:
《渔父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渔父内心的忧愁和对未来的焦虑,同时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中的芦中人形象可以引发读者对社会阶层和贫富差距的思考。整首诗以简练的句式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和对命运的无奈。读者在赏析《渔父歌》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深思和对现实的痛苦抒发,同时也引发对人生意义和社会问题的思考。